作为一个曾经有过文学梦的观众,看到《我在岛上读书》是一种幸福。虽然我已经失去了创作的热情,失去了灵感的年代,但在匆忙的生活中,找时间看这个节目,也是一种享受和安慰。

文学是一种精神食粮,可能有人认为不能物化,但这个节目无疑是年轻人创作文学的一个窗口,是一种精神交流,可以让人从日常生活的困境中解脱出来。

其实生活中工作和读书并不矛盾。作家苏童和余华都有自己的枕边书。苏童建议看汪曾祺的散文集,因为书中有很多美食介绍。余华老师提到,以前会通宵看小说。苏童老师调侃说不是枕边书,是通宵书。《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老师认为枕边书爱读时光往事的回忆。
《往事追忆》是一部意识流作品,作家们也谈到了这本书的重要性。读书会分散思维,顺着作者的思路去旅行。

普通人读书的目的更多的是一种爱好,或者说是谋生的必需品。其实养成读书的习惯也是一种幸福,因为你可以从书中看到不一样的人生故事,也可以学到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我在岛上读书》定位很好,让人放松,体会到读书的乐趣。第二季我选择了珠海的东澳岛。苏童老师说,这次我是在眺望大海。

许多观众写信给作家,其中大多数提到这个节目是放松和治愈。也许是作家们的创作故事,或者是他们的阅读经历,让很多人爱上了阅读,想要阅读,喜欢阅读。
很多名人喜欢看书,可能看的书不是一类的,但一定受益匪浅,因为读书本身就是一种自我充实和供给。

第二季,苏童、余华、程永新依然是固定MC。叶的女儿是书店的经理之一。南京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这次她带了两个同学一起录节目。第一期,播出苏童、余华的吴和叶两位文艺新秀也参与了节目的录制,后期可以见到莫言、阿来、、和徐一瓜。
这个节目教你如何“读书”,丰富你的精神世界,在书中找到被释放的情绪,用书籍弥补一些知识的不足。

很多作家都藏在书后面。当他们走进屏幕和大家面对面交流的时候,感觉不是在上课,而是一种推心置腹的交流。他们会告诉大家读什么书,感到快乐和轻松。不是每个人都能和这些伟大的作家有面对面的交流机会。这个项目提供了让阅读成为习惯的机会。只有读书才能进步,才能丰富每个人的精神食粮。
余华老师的小说,苏童老师的短篇,培养了很多忠实的读者。当你看到这些著名作家时,你会被他们的平易近人和幽默所感动。
许多人可能对这些著名作家有一种神秘的猜测。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也和普通人一样,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不同的是,他们对书的热爱是超乎常人的。他们在阅读中成为创作者,在创作中不断阅读,最终提炼出自己的作品。

节目也讲创作。伟大的作家也会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给他们创作经验。短篇小说不在于字数,而在于精炼的表达,以及如何更好的吸引读者。
教师在成为作家之前,一定是通过不断的探索,改变了文笔,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余华老师讲过自己搁置的小说,因为没有及时更新,导致灵感消失,小说写不完。他们是人,不是神。他们更喜欢写作,他们也喜欢阅读和学习。

现场纪录片阅读节目太少,大家都被短视频消费了。很多人宁愿刷短视频也不愿意看书。看短视频是一种好奇和消遣。不同的是,看书可以让大家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感受到作者传达的精神世界,这是短视频无法带给大家的愉悦。
我在岛上读书让更多的人明白了读书的美好。是一次心与心的交流,是了解更多优秀作品的窗口,是创作者相互认识的桥梁。
#我在岛上学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