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 | 李里里写作|李丽丽
编辑|李新马
题图| IC照片
疫情下,露营正成为当代人的“短途旅行”。闲暇时间,美食,和三两个朋友在大自然的美景中喝酒喝酒,远比呆在家里无聊。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露营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299亿元,增长率为78%。据预测,2022-2025年期间增长率将保持在15-20%,最终达到562.1亿元。

露营的爆发也催生了对相关装备的需求。在露营中,除了帐篷、睡袋等产品,还有一种产品越来越不可或缺,那就是“户外电源”。
01.
技术突破带来的新产品
室外电源是什么?它是一种能在户外提供220伏交流电及相关直流电的便携式电气设备。一般配有各种数据接口,可以给手机、笔记本电脑充电,也可以给冰箱、电磁炉等大功率电器使用。如果配合光伏板,还可以实现光照下独立发电。

“户外供电”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是以“柴油发电机”的形式存在的。人们通过柴油燃烧产生热能来实现发动机运转,然后将这种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输出。但这种发电转换效率不高,只有40%左右,而且也有很多缺点,如发电噪音大、燃烧不充分、排放的CO2气体浓度高、设备太重等。
随着电池行业的发展,“电池式”户外电源应运而生。最初主要使用铅酸电池,也有能量密度低、体积大、寿命短、续航差、使用不方便的缺点,价格也比较贵,3000-5000美元不等,是柴油发电机的5-6倍。
本世纪初,锂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从整体上提高了电池的容量、寿命和安全性,但成本并没有降低。可喜的是,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锂电池的大规模商用,锂电池的平均成本也呈下降趋势。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的数据,锂电池组的平均成本从2013年的684美元/千瓦时下降到2021年的132美元/千瓦时。
除了成本,电池循环次数和散热也有了很大的提升。锂电池已应用于储能领域,2021年采购量同比增长294.12%。其中,“户外电源”产品主要使用“磷酸亚铁锂”电池,具有成本低、安全性好的优点。

截至7月20日,太阳能电池现货价格已降至0.11美元/W,转化率在不断提高。2022年,晶科能源182 N高效单晶硅电池最高效率达到25.7%,与“户外电源”匹配的光伏板功率一般在200W W左右,1.5-2 kWh的电源设备充电的话,1.5-2小时内即可充满。

来源:风
此外,电子元器件和集成芯片的技术也随着国产电脑、手机等产品的发展不断完善和迭代,形成了更加完整的产业链,户外供电设备也已经配备了快充技术。像郑好EcoFlow这样的产品已经能够通过X-Stream闪电快速充电技术在一小时内充满80%的功能。
郑好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磊表示,这种“户外供电”产品提供了更便捷的用电方式,比原来的传统燃油发电机更清洁、更友好,性价比更高。过去需要10-20小时才能充满电的产品现在只需要1-2小时。
可以说,当前“户外电源”的性能优势是“供给侧”三大产业技术变革带来的。
02.
不仅仅是露营,在家里也是。
“户外供电”的需求正在“蔓延”。以露营为例。目前国内露营的渗透率只有3.1%左右,未来的增长还是很大的。经常出差的小雨说:“即使在路上遇到很美的风景,如果手机突然没电,整个人都会觉得‘难受’,我的手机、电脑、电饭煲、烧烤架、照明等设备都要一直用电。”
餐饮工作者也需要“户外动力”。户外就餐最大的不便就是没有稳定的电源,经常会遇到摊位位置不稳、环境阴暗、电力保障不足、照明设备用电困难等问题。北京一家烧烤店的老板戈文告诉DoNews:“通常,当你烧烤时,你必须在外面。客人更喜欢感受氛围。之前他们都是从家里拉电线,但是客人喝什么都不安全不美观,客人容易绊倒,我就买了这个‘户外电源’,花了两千多,现在方便多了。晚上我可以把灯放在任何我想放的地方。电池容量好像也不错。
“户外供电”也开始进入很多家庭。自去年9月以来,由于煤炭和天然气价格居高不下,许多城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停电,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许多居民表达了他们的不满。在工地工作的张大爷说:“至少你得买个电源在家里应急,不然没电的时候太难熬了。出去办点事其实挺方便的。”Technavio还预测,未来全球住宅备用电源市场有望增长19.2亿美元。
此外,越来越多的户外电源出现在户外消防、建筑工程,甚至在抗洪抢险、移动医疗、自驾游、航拍、测绘勘探等领域。
从各大电商平台的数据来看,“户外电源”确实已经售罄。

JD.COM告诉DoNews:“今年618活动开幕前10分钟,JD.COM户外电源成交额同比增长57倍,引入的品牌商家从20家翻倍至40家。”官方数据显示,6月户外电源出货量达到600万,其中4000到8000元的中高档户外电源最好。

天猫户外电源负责人梅静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我见过发展最快的新兴行业。三年前,户外电源品牌只有一两个,交易量很小。今年天猫618期间,户外电源头部品牌成交额已经冲到了3C数码配件行业前10,最近三年的增速也在300%以上。”
不仅在国内,在国外,“户外供电”也开始爆发了。根据阿里巴巴国际站发布的跨境指数,过去五年,全球户外充电设备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48%,预计2022年出货量将比2021年增长7-8倍。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协会也表示,全球便携式储能市场将随着户外用电需求的增加而增长。2021年全球便携式储能产品将达到483.8万台,预计2026年将达到3110万台,年增长率约为60%。

图片来源:中国化学与物理能源工业协会,郭进证券研究所。
目前,中国便携式储能在全球市场中占比较高,是全球便携式储能的主要生产国,产量占全球的90%。2020年出口比例已经达到91.9%,其中海外出口市场份额最高的华宝新能公司也得到了星爷演员克里斯·帕拉特的代言。
03.
在多方游戏中,
只怪门槛“太低”
目前,各大电商平台上有近百种“户外电源”品牌。
据笔者统计,其中,1000-5000元价位段、配备交流电的品牌有近40个,如郑好、典尔、京东造、铂露蒂、公牛、品胜、宇博、纽曼、小能、安科、卡旺达、飞利浦、贝思、正拓、特瑞锶、小米等。其中,最畅销的产品有EcoFlow郑好、Dianer、GoalZero、宇博、安科、纽曼等。

来源:JD.COM &;天猫App
这些公司很多以前都是“充电宝”,因为“户外电源”和充电宝的主要区别在于逆变器,但电池、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结构设备等其他元器件有很高的重合度。还有3C数码配件的厂家,比如点儿、Anker、小米、华为、Baseus、宇博、迪碧科、ORICO、品胜等。近年来通过积极拓展户外电源产品线,产品批量出货,在新兴市场也占据了一定份额。
广州江海科技有限公司过去主要经营充电宝和充电器。2019年底,其董事长刘炳斌发现户外移动电源开始进入爆发期,于是依托原有的供应链和渠道迅速进入户外移动电源市场,并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2017年成立的郑好Ecoflow等专注于“户外电源”的公司,也通过四次融资和两条产品线(瑞河、德三角洲)成为便携式储能电源领域的“独角兽”。
此外,还有做新能源储能业务的公司,如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欣旺达、派能科技、彭辉电源等。但储能业务主要分为三部分:网侧储能、户用储能和便携式储能。便携式储能是最后衍生的业务。“网侧储能”属于To B,“户用储能和便携式储能”属于to C,目前这些公司的To B业务相对较高,便携式储能处于发展初期。
虽然“户外电源”行业已经人满为患,但仍有不少新玩家在不断“入局”。根据天眼查的数据,与“便携式储能电源”业务相关的公司有1776家。其中,2022年1月1日至7月25日注册成立的有1644家。
这么多新企业的进入,与行业进入门槛低有关。室外电源由“电池+保护电路、输出电路板、交流充电电路板、逆变器、光伏充电板”等设备组成。企业需要从上游采购这些组件的原材料,如电池、太阳能电池板、逆变器、电子元件、结构件等。,然后进行相应的生产加工。

目前行业上游发展成熟。如果购买便携式储能电池,相关供应商已经有BIC电池、横店东磁、郭萱高科、AVIC锂电池、亿纬锂电池等公司。配备太阳能电池板用于室外供电,广瑞实业、天合光能等公司可以提供产品;逆变器产品有古德威、阳光电源等公司;电子元件的供应商是雅德诺和爱普科斯,而结构元件由科达力和东桥蓝谷提供。
“户外电源”的企业定位多为品牌,相关产品主要交由代工厂加工。相关工厂如海陆通、智富新能源、宇博、得力时代、金伟鹏等企业主要分布在港澳湾区,成立时间相对较长,业务成熟,可同时进行多条产品加工生产线。

“户外电源”产品的营销渠道也非常多样。行业下游是一些成熟的营销平台。疫情以来,“户外供电”产品不断从线下门店转移到线上,线上销售主要有直销和间接销售。


04.
小企业“内卷化”,
大企业要“降维打”
目前行业处于发展初期,市场集中度不高。2021年,华宝新能、郑好创新、目标零点、德拉明海、安科创新的出货量加起来只有35.90%。随着各种新玩家的不断进入,行业竞争也在加剧。
竞争的关键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成本。户外电源主要包括电池系统和逆变器系统,其材料成本占50%以上,其中电池、逆变器和电子元器件的成本加起来超过75%。华宝新能2021年便携式储能业务收入18.35亿元,原材料成本高达9.26亿元。

数据来源:华宝新能招股说明书和东方证券
锂电池和芯片的技术在不断进步,但由于需求的大增和原材料的短缺,相关的衍生品“电池和逆变器”也有涨价甚至缺货的风险。它们的成本比例越高,价格波动的影响就越大,因此企业对供应链的管理能力将成为核心竞争力之一。
在技术上,户外电源最重要的性能是电池容量、最大功率、充电和电池寿命、尺寸、充放电次数、安全性等。而很多公司的研发主要集中在“外形和结构”上,对电池、逆变器等技术几乎没有研发。
天眼调查数据显示,截至7月25日,华宝新能公司共有专利258项,其中外观和实用性专利191项。郑好创新公司拥有295项专利,262项外观和实用性专利。华宝新能2021年总收入23.15亿,相关R&D费用只有0.64亿,销售费用高达5.65亿元,占“户外电源”收入的30.79%。
这是因为产品配件主要来自采购,但相关研发与底层技术密切相关,如提高电池能量密度、逆变器转换效率、芯片稳定性等。这些技术研发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一旦突破,也会对整个行业产生影响,但对于以采购为主,主营户外供电业务的公司来说,似乎过于激进。
随着“户外电源”电池容量的增加,系统集成的难度也会不断增加。当充电超过2千瓦时,PC、电池、电源模块等产品的生产会有一定的技术门槛,产品的安全性也会更高,给没有相关技术积累的企业带来很大压力。
大厂商积累了一些核心技术,在技术突破上更有实力。由于规模效应,他们的综合成本和服务能力会大大提高。很多供电公司还具备扎实的电力电子设计、智能制造和供应链管理能力。随着市场的不断增长,户外电源行业未来可能会迎来新的“洗牌”。



END结束


「创新无边界」是我们的slogan,我们不局限于对互联网行业的追踪与探索,更要向未来、向未知的方向大胆迈进。因此,「打造行业新标杆、解读商业新动向」是我们秉持的方向之一。“创新无国界”是我们的口号。我们不局限于对互联网行业的跟踪和探索,更大胆地在未来和未知的方向上前行。因此,“打造行业新标杆,诠释商业新趋势”是我们的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