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偷得浮生半日闲,心情半佛半神仙”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百度—百家号释义“偷得浮生半日闲,心情半佛半神仙”这两句话的意思是:难得在这纷扰的世事中暂且得到片刻的清闲,心里既清净如佛陀,又快乐如神仙。 1、“偷得浮生半日闲”,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李涉的七言绝句《题鹤林寺僧舍》,原文是: 终日昏昏醉梦间, 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 偷得浮生半日闲。 2、“心情半佛半神仙”,出自清代学者李密庵《半半歌》,原文是: 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姻民眷。 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 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 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本文内容由百度知道网友xuxu九转贡献)
本文作者:百度知道知民生
偷得浮生半日闲的下一句是什么意思?
“偷得浮生半日闲”是全诗的最后一句,因此没有下一句。意指从烦闷、失意中解脱出来,去到一个幽雅脱俗的地方,让身心得到修养。或许诗中带有一些消极意味,但是诗人力争追求一种自然的生活状态,颇有道家和佛家关于“自然”和“自由”的追求。
“偷得浮生半日闲”出自唐代诗人李涉《题鹤林寺壁》: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是全诗的最后一句,因此没有下一句。“偷得浮生半日闲”有着浓厚的禅理韵味,对于人生这种无趣盲目的生活来说,最难得的就说在这纷扰的世事中,暂且得到片刻的清闲。意指从烦闷、失意中解脱出来,去到一个幽雅脱俗的地方,让身心得到修养。
在这首唐诗的一开始,诗人就写出了自己当前所经历的人生状态。“终日昏昏醉梦间”,生活在晚唐时代的诗人,内心当中十分彷徨。找不到生活的方向和目标,终日醉生梦死,也就是“终日昏昏”,以酒消愁,在“醉梦间”打发日子。
在这无端的浪费时光之后,突然发现春天这美好的时光就要一去不复返,所以强打着精神去登山(“强登山”)欣赏着晚春的景色,以求能够丰富自己的人生。“忽闻春尽强登山”,是诗人不自觉的一些改变,毕竟之前庸庸碌碌的日子让诗人自己也感觉寝食难安,生活没有滋味。
而后的这两句是这首古诗最点睛的地方,“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在登山游览寺院的时候,无意中遇到一位得道高僧,两人畅谈许久。对于一个生活失去方向,人生没有追求的人来说,接触到得道高僧畅谈人生,必然能够获取很多新的人生感悟的。
果不其然,诗人在与得道高僧的畅谈中,感悟出时间过得飞快,而且时光飞逝也很有价值意义了,深深的感慨“偷得浮生半日闲”,世事纷扰之中,与高僧有如此交流,真可谓是难得的清闲啊。
“偷得浮生半日闲”使得诗人的人生追求有了新的概念,对比一开始的“终日昏昏醉梦间”,此时的心境要豁达很多。或许诗中带有一些消极意味,但是诗人力争追求一种自然的生活状态,颇有道家和佛家关于“自然”和“自由”的追求。
无论是后人搭配的“自古人生何其乐,偷得浮生半日闲”,还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心情半佛半神仙”,都是大家在“偷得浮生半日闲”阐发出来的,只能作为解释“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意义而存在,毕竟这源自唐诗名句的出处,赋予了诗句无比鲜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