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叫花鸡敲开只剩纸的新闻火了,84岁的刘老伯从杭州城站火车站出发前往上海参加老战友聚会,买了只叫花鸡带去上海给战友们尝尝鲜,敲开泥巴,就只有硬纸板和废报纸,原来是商家把模型鸡卖给他了……
那么叫花鸡究竟是起源于哪里呢?
叫花鸡原出于江苏常熟,是丐帮弟子偷来的鸡,用泥巴把鸡包起来,架火烧泥巴,泥烧热了鸡也就熟了,这是一道登不了大雅之堂的菜。
为什么出自常熟而不是其他地方?因为江浙一带自古富庶,鸡比较多,而后来用来包裹鸡的荷叶,在常熟一带也是随处可见,更可靠的说法,或者源自下面这个传说。
当年乾隆皇帝微服出巡江南,不小心流落荒野,有一个叫花子看他可怜,便把自己认为美食的“叫花鸡”送给他吃,乾隆困饿交加,自然觉得这鸡异常好吃,吃毕,便问其名,叫花子便随便取名叫花鸡,于是,叫花鸡就这样成名了。
叫花鸡最原始的做法是比较血腥暴力的。
丐帮弟子偷来活鸡扭断脖子放血,从后门开个尽量小的口把内脏掏出,洗净内腔,鸡都是偷来的,有什么香料就塞什么进去,毛不用拔,用泥浆把鸡全身涂满,一定要渗透到毛根部,表面抹均匀,成个椭球状再用荷叶把球包上,地上挖个坑把球埋进去把坑填平,在上面生一堆篝火,等火熄灭把鸡球挖出来用石头一敲,泥块就碎了,一拔就连毛带皮都拔下来了,开吃。
后来叫花鸡成了名菜就开始讲究了。
鸡放血除毛掏内脏后,爱吃什么口味就塞什么料,然后腌制一段时间,再包荷叶涂泥巴,据说美女制作的更美味……
当然,美女可能是扯淡的,但是荷叶和泥巴还是有讲究的,因为鸡要吸收荷叶的清香和泥土的芬芳,在现代更是加入了锡纸包裹,一方面是为了卫生一方面是为了导热。
精心制作的叫花鸡就好似一道艺术品,不忍下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