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字偏旁部首是什么
一、带字偏旁部首是巾,是上下结构。二、基本释义
1、带子或像带子的长条物:皮带。鞋带儿。
2、轮胎:车带。
3、地带;区域:温带。
4、白带:带下。
5、姓。
6、随身拿着;携带:带行李。带干粮。
7、捎带着做某事:上街带包茶叶来(捎带着买)。你出去请把门带上(随手关上)。
8、呈现;显出:面带笑容。
9、含有:这瓜带点儿苦味。说话带刺儿。
10、连着;附带:带叶的橘子。
11、引导;领:带队。带徒弟。
12、带动:以点带面。他这样一来带得大家都勤快了。
13、照看(孩子):孙子是奶奶带大的。
三、带的组词有海带、领带、飘带、带鱼、带头、皮带、热带、带领、彩带、韧带、绶带、音带、地带、宽带等。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二、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带,绅也。男子鞶带,妇人带丝。
白话版《说文解字》:带,较宽的衣带。男子佩皮革的衣带,妇人以丝为衣带。
三、相关组词
1、夹带
[jiā dài]
藏在身上或混杂在其他物品中间偷偷携带:严禁~危险品上车。
2、拖带
[tuō dài]
牵引:这些车辆不仅载重量大,而且~灵活,平稳安全。
3、带领
[dài lǐng]
在前带头使后面的人跟随着:老同学~新同学去见老师。
4、带鱼
[dài yú]
鱼,体长侧扁,形状像带子,银白色,全身光滑无鳞。是我国重要海产鱼类之一。有的地区叫刀鱼。
5、飘带
[piāo dài]
旗帜、衣帽等上面做装饰的带子,可随风飘动。
古诗房兵曹胡马带拼音
fáng bīng cáo hú mǎ shī房兵曹胡马诗táng dài :dù fǔ唐代:杜甫hú mǎ dà wǎn míng ,fēng léng shòu gǔ chéng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zhú pī shuāng ěr jun4 ,fēng rù sì tí qīng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suǒ xiàng wú kōng kuò ,zhēn kān tuō sǐ shēng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xiāo téng yǒu rú cǐ ,wàn lǐ kě héng xíng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白话译文:房兵曹的这一匹马是产自大宛国的名马,它那精瘦的筋骨像刀锋一样突出分明。它的两耳如斜削的竹片一样尖锐,跑起来四蹄生风,好像蹄不践地一样。这马奔驰起来,从不以道路的空阔辽远为难,骑着它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驰骋沙场,甚至可托生死。拥有如此奔腾快捷、堪托死生的良马,真可以横行万里之外,为国立功了。扩展资料: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注家一般认为作于开元二十八年(740)或二十九年,正值诗人漫游齐赵,飞鹰走狗,裘马清狂的一段时期。诗的风格超迈遒劲,凛凛有生气,反映了青年杜甫锐于进取的精神。
诗分前后两部分。前面四句正面写马,是实写。诗人恰似一位丹青妙手,用传神之笔为我们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它来自大宛(汉代西域的国名,素以产“汗血马”著称),自然非凡马可比。
接着,对马作了形象的刻画。杜甫写马的骨相:嶙峋耸峙,状如锋棱,勾勒出神峻的轮廓。接着写马耳如刀削斧劈一般锐利劲挺,这也是良马的一个特征。至此,骏马的昂藏不凡已跃然纸上了,我们似见其咴咴喷气、跃跃欲试的情状,下面顺势写其四蹄腾空、凌厉奔驰的雄姿就十分自然。
“批”和“入”两个动词极其传神。前者写双耳直竖,有一种挺拔的力度;后者不写四蹄生风,而写风入四蹄,别具神韵。从骑者的感受说,当其风驰电掣之时,好象马是不动的,两旁的景物飞速后闪,风也向蹄间呼啸而入。诗人刻画细致,维妙逼真。
诗的前四句写马的外形动态,后四句转写马的品格,用虚写手法,由咏物转入了抒情。颈联承上奔马而来,写它纵横驰骋,历块过都,有着无穷广阔的活动天地;它能逾越一切险阻的能力就足以使人信赖。
这里看似写马,实是写人,这难道不是一个忠实的朋友、勇敢的将士、侠义的豪杰的形象吗?尾联先用“骁腾有如此”总挽上文,对马作概括,最后宕开一句:“万里可横行”,包含着无尽的期望和抱负,将意境开拓得非常深远。
这一联收得拢,也放得开,它既是写马驰骋万里,也是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更是诗人自己志向的写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房兵曹胡马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