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
渐渐地就会明白,
人从出生那天起,
其实就是一个
“慢慢长大,慢慢变老”的过程。
闲暇时候,政务君会想一个问题,
我们的晚年,
将会是怎样的光景?
孩子们或忙于工作,或旅居国外,
根本无暇照顾我们,
空荡的房子里只有两个老人寂寞相依,
想想就不免凄凉。
(▼此处配图一张)
据世界银行2016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
2001年到2075年间,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收支缺口
将高达9.15万亿元。
一面是老龄人数节节攀升,
一面是养老金缺口渐渐拉大,
面对这种让人窒息的逆向断裂,
我们不得不寻思:
有朝一日,
当我们垂垂老矣,谁来为我们养老?
说起养老,
" 养老院 "" 保姆 " 等关键词
也许就在你的脑海里蹦出来了,
但在 " 互联网+" 的浪潮下,
传统养老模式也在发生转变。
除了农村现行的养老模式:
家庭养老、土地养老、
社会保险养老、社区养老之外,
消费养老正在慢慢崛起。
近日,
南岸区阳光华庭小区
针对社区空巢老人和经济困难老人,
推出了“社区虚拟家庭计划”。
何为“社区虚拟家庭计划”?
即十几个或几十个社区年轻人
自愿主动认养一位老人,
组建虚拟家庭,
同时社区建立一个社区资金池
及自治管理系统,
配套建立一套征收系统,
即“樱桃阵”和“樱桃铺”。
爱心人士不需要任何捐助,
只要在将日常消费转移到
樱桃阵线上社区购物平台
和社区周边樱桃铺线下购物平台,
商家就会拿出2%至3%的利润
注入社区资金池里,
用社区资金池里的资金,
补助老人养老,
同时联合爱心人士,
组织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
让空巢老人、失独老人享受家的温暖。
那日常消费多少
才能满足一个老人的养老月费呢?
政务君来给大家算一算。
假设一个困难老人,
如果2400元的养老月费,
能够得到50%的补助,
即自付1200元的话,
需要50个社区邻居与她结成认养关系,
而且这些邻居每月要把自己的日常消费
挪移到樱桃阵和樱桃铺,
完成最低800元的消费任务指标。
加入“社区虚拟家庭计划”的利好?
给每位老人物色50-100位认养人,
让他们将自己的樱桃账号
和社区老人的账号绑定,
组成互助共养小组,
也称社区虚拟家庭。
那么认养人的樱桃特权指数
就可以提升社区老人的养老补助指数。
认养人在樱桃阵和樱桃铺
完成每月最低消费金额,
就可以让认养的老人获得持续的补助。
在日常消费中,
就可以帮助一位老人,
何乐而不为呢?
今后,
社区还将引入社区医疗服务,
认养社区空巢老人的社区好人,
就可以享受直接报销医疗费的权利。
去年12月份开始,
重庆已经有5个社区启动“樱桃养老”服务,
参加老人达到60多人。
阳光华庭小区现已经有12位老人
享受由“樱桃养老”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
今年,
“樱桃养老”还将在南岸区建立
多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点。
该计划的主办方、
“樱桃养老”有关负责人说:
“我们希望通过‘互联网+’的模式,
让更多的人加入到
关心关爱老人的队伍中来,
也让更多的老人能够享受到养老服务。”
“未富先老”、高龄化、
失能化、空巢化、少子化……
中国式养老问题逐渐凸显。
除此“社区虚拟家庭计划”之外,
南岸区在养老方面还做了哪些举措呢?
谜底揭开
如何为老年人省去就医、
养老异地来回奔波之苦,
在家门口享受“一站式”服务?
南岸区出了一招,
建立了在区医疗卫生机构
与养老服务机构工作联系制度,
按照就近原则以各片区
“社区养老医疗结合”模式,
为全区老人提供高品质,
更便捷的服务。
现全区已经建立了
3家“医养结合”型机构,
分别是:
南岸区爱民老年护养院
南岸区南山之家养老院
长生桥镇敬老院。
涉及520余张床位。
老人行动不方便,看病难,
挂号、收费、各个科室、
划价、拿药等程序都不在一个地方,
他们很多时候都被搞得晕头转向,
不知该怎么办。
为此,
南岸区的很多医院和医疗中心,
开通了老年人就医服务绿色通道。
他们就医时可优先挂号、优先就诊、
优先取药、优先住院;
通过完善挂号、诊疗系统管理,
为特殊老年人
(危重病、失能、无监护人)
开设专用窗口或者快速通道,
通过各种形式的义诊,
增强了他们的健康教育。
南岸区一边大力推进公建民营,
同时给予更大的政策支持,
好的政策激活市场,
涉及养老服务的
各种社会组织也在加速孵化,
养老服务的春天,
正在这个江南之滨的
山水之城演绎得繁花似锦。
end
资料来源南岸区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