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什么?
讲一下这个外交关系学吧。关于社会主义的概念,这个不是马克思发明的,这是在古希腊文化和哲学中就有的东西。同样外交关系或者说国际关系学,也是起源于古希腊。而地缘政治学则是起源于近代,有些人喜欢把地缘政治和国关扯到一起搞这个拉郎配,真是无耻之尤。最后的结果就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却道天凉好个秋。
今天真是杀入国际关系学的领域,目的主要是为了黑一些不务正业的国际关系学者。张嘴地缘政治,闭嘴地缘政治,你倒是说一个地缘政治的概念啊。然后你仔细看他的国际关系,逻辑完全就是扯淡。他还说他是博士后。我问他,博士后连最起码的理论也不知道?他的解释是这是有关部门审查通过的。你做访谈,张嘴胡说还要有关部门出来背锅?你的学生怎么看你?你的同行怎么看你?你的学校怎么看你?原来在知乎别人和村长大战地缘政治,他们还说他们的才是地缘政治,让我几度怀疑我学的是假地缘政治。
其实他们都是国际关系学专业,老是苦口婆心的劝我换专业。我问何故?他们说国际关系学才是正道。他们还给我讲国际关系学的地缘政治。于是我就开始怀疑人生,他们的地缘政治是从那里学来的?连最起码的地理常识都没有就开始说国际关系学的地缘政治了。既然你说地缘政治你最起码要对你的嘴负责吧,他说了半天地缘政治,最后末了说地缘政治不是个东西。
为了打破信息不对称的尴尬,于是村长开始苦学国际关系学,终于搞懂了他们的历史。他们的逻辑就是如何扯淡的解释世界。
讲国际关系就要讲希腊城邦。当年希腊有200多个乡长和县长搞独立,期间势必要发生战争,但毕竟同文同种,所以大家就要搞一套解决内部矛盾的机制,这就是国际关系的前身。这种机制只要是平衡内部矛盾,协调对内对外关系。比如说仲裁解决争端。比如说不经宣战不能开战。比如说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比如说战俘可以交换或赎回。然后大家坐到一起开一个大联盟会议,决定对外战争、仲裁、缔约等重大问题。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NzEyOTU2NQ==&mid=2653019734&idx=1&sn=f33c45af22ff614c6a5cb5d14390e1ea#rd
在这里,你们要严格区分朝贡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国际关系、地缘政治之间的关系和差别。
今天的世界秩序是过去五百年的战争打出来的结果,当然对于中国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死的人不多,所以他记忆并不深刻。这五百年的后期是一战、二战、冷战。其中还有很多中国网友嘻嘻哈哈很热捧的美国核平日本。当然也有苏联告知美国,要对中国进行全方位的核打击。
你要讲国家主权,你就要讲另外一个东西,那就是神权。在天主教的迅速扩张中,他对自己的利益保护做得非常完美,由于欧陆小国的分散,无法形成有效威胁天主教的势力。但各个领地的国王他是有自身权利的,而他们需要捍卫这种权利。这就是国家主权的概念,是先有的神权,才有的主权。
而对于中国人而言,主权就是一个名词。中国人经常说:主权神圣不可侵犯,可你问他主权何来?他根本不知道,因为他没有那一段历史。俾斯麦只是小小的修改了一下地缘政治,就引发了一战、二战,这就是地缘政治的价值。而国际关系不要说预见,他连合理的解释都做不到。在神罗对欧洲毁灭性的战争中,诞生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大意就是欧洲君主国为了一个全人类最为美好的道德和价值契约形成一个欧洲联盟。
西方主流国际关系学,最大宗的肯定是现实主义,远追修昔底德为鼻祖,比较突出的学派有:经典现实主义(汉斯·摩根索),结构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肯尼斯·华尔兹)。后来还有进攻现实主义、防御性现实主义等流派。然后就是自由主义,尊格劳修斯、康德的理念为向导,最早时称为理想主义(就是一战后威尔逊搞的那一套的理论基础);然后是新自由主义/制度自由主义(基欧汉),堪与结构现实主义为当前最为主流、影响最大的并立双雄。除了两大流派外,重要的还有英国学派、建构主义、各种评判理论(狭义,不含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后现代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国关理论,当然还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国关理论。
我始终坚信,那些装逼犯最后的结果是装不下去,不然枉我读这么多年书啊。
建构主义国际关系这一概念是由奥纳夫于1989年提出的,核心观点是行为体与结构是互相影响并建构。国关建构主义主张应用社会学视角看待世界政治,注重国际关系中所存在的社会规范结构而不是经济物质结构,强调观念、规范和文化在国家行为及利益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建构性作用。冷战的结束与建构主义理论兴起有重要关系,因为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都没有预见到冷战的结束,不仅不能预见,甚至连解释都有困难。建构主义则有它的解释: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其外交政策是因为他持有共同安全这样的新观念,最后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
从世界观而言,新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都接受物质主义理论,不承认观念的实质性意义。新现实主义的最基本概念—国际体系结构—指的是国家物质力量在国际体系中的分配状态。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制度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是非物质的,但其作用取决于制度能够提供的物质回报。建构主义不否认物质的客观存在,但反对把物质的客观存在作为解释行为体行为的惟一和最主要原因的单纯物质主义观点。建构主义是理念主义的观点,认为权力主要是由观念和文化情境建构的。权力分配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利益分配建构的,利益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又是由观念建构的。也就是说,权力和利益之所以具有他们实际上具有的作用,是因为造就权力和利益的观念起了作用。
根据认识论可以对建构主义的流派做了分类,主要分为三派:新经典建构主义、自然的建构主义、后现代建构主义。
苏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外交关系这里略去。
任何一个学问,都有它的生命周期。伴随着全球化和地缘政治的终极目标统一亚欧大陆和统一全世界,国际关系事实上正在遭遇信任危机。自从冷战、苏联解体以后,国际关系完全是在进行逻辑自洽和互掐的自救。但是你们懂的,不管柏拉图有多好,辩证法多么美妙,当两个铜球同时落地的地缘政治学诞出的时候,你根本无力反驳。这就是地缘政治的美,他从地理学,到区域经济,再到地缘政治,他理论扎实,逻辑严密,并不会用这种或那种的臆想作为搭建地缘政治的材料,所以坚固无比。
国际关系学今天的地位是什么?这有点像中国春秋时期的军礼,就是你打过来,我打过去,大家三十年前都是一家。所以打活仗,不打死仗。宋襄公遵守那个时间段的国际法,不愿意半渡而击,而被毛泽东骂做蠢猪。到了战国的时候,谁管你什么军礼,偷袭能得手就是正义。明朝为什么官军和民军打的死去活来,有一个傍门佐道的解释,那就是双方听不懂对方的语言。哈哈哈。今天就是这样一个尴尬的地球村,美国看不懂日本的菊与刀。
我们的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他是一个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世界。怎么才能在这个世界里面生存?那就是要最大可能的获取资源。这就是今天国际关系的尴尬,我看病的时候当然要CT检查,谁要听你建构主义的胡说八道。
到发表的时候再去整理吧,村长以前曾经系统的批判过建构主义,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提问可以直接私村长,记得发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