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Tik Tok已经有139个粉丝超过1000万的“超级大V”。
1000万粉丝是什么概念?
据国际人口组织统计,2018年英国人口为6649万,1000万粉丝等于每6个英国人就有一个粉丝。连英国王室的知名度都这么多。
过去在媒体平台上打造一个“超级IP”,可能需要4-5年甚至更长时间。现在不到2年,甚至短到1个月(李习安ing),就能成为千万级大v
在所有的139个千万级账号中,除了43个粉丝颇具吸引力的明星账号,8个政府官方账号,12个来自外部平台的VIP账号(papi酱、李、六点半陈翔等。),剩下的76个账号可以说是Tik Tok诞生的原创“超级大V”。
通过横向对比这些“超级大V”成功的共性,纵向分析每一个千万级账号一步步崛起的经验,我们找到了可以借鉴的三个成功法则和五个流行技巧,然后我们一一拆解。
“超级大V”的三大成功法则
1)扬长避短——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
是人人皆知、人人皆谈的“成功战略”。它是如此的基础,不仅每个人都知道它,它也是所有成功的必备因素——无论是军事、商业还是短视频创作。
“扬长避短”就是:找一个领域,发挥自己的长处,隐藏自己的短处。
“二八原则”一直存在于大多数行业。Tik Tok头部的20%占据了平台80%的流量,扬长避短的核心是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成为那20%的群体。
山村里的小杰就是扬长避短的典型代表。视频中的男孩小杰并不像许多Tik Tok船只那样拍摄自己和女友的日常生活。虽然两人考上了,但是在美女帅哥众多的Tik Tok,颜值的优势对他们来说并不突出。
和颜值相比,山村小杰的木工手艺比80%的人都好。以此为起点,他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制作出了令人惊叹的工具,将这项技能发挥到了极致。
而这也是成为“超级大V”的第一个成功法则:找到一个“比较优势”,扬长避短,成为一群人头20%的人。
2)视频先短后长(15s-1min-5min)。
在知名科幻小说《三体》中,有一个被广泛引用的概念——降维攻击,意思是通过降维让自己的优势“无限”。
当初360安全软件就是降维的经典案例。360通过免费策略进入安全市场,整个安全软件市场全军覆没。其实这里的“免费”就是一波降维。
最早的Tik Tok,只有15秒和1分钟时长的两种短视频。相比当时频繁使用的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的“短视频”平台,Tik Tok对其实施了一波降维攻击。
抖音短视频将其他平台1分钟以上的视频压缩到15s,将其他平台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的视频压缩到1分钟以内,通过快速呈现最精彩、最本质的内容牢牢抓住用户眼球。
虽然Tik Tok现在有了5分钟甚至15分钟的长视频,但其核心并没有改变:快速呈现本质,吸引用户注意力。
很多“超级大V”也来自15s短视频,先短后长。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M Godegula K,他最早的超人气视频都在15s以内。
成为“超级大V”的第二个成功法则:先短后长,视频的精彩程度远比内容的长短重要。
3)垂直、垂直或垂直
这里的垂直可以理解为三重含义:
第一,垂直于一个场;
第二,垂直于一个人;
第三,垂直于用户对你的“记忆点”。
比如美食大V穷人料理,垂直于美食领域,以幽默略带嘻哈的风格为观众服务。
视频中,主角标志性的墨镜,一言不合就弹出的句子“skr”,以及每个视频结尾必不可少的“记得按时吃饭”,都构成了它独特的“记忆点”。
在创建Tik Tok账号的时候,所谓的垂直并不仅仅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直拳,而是一套直击用户内心的组合拳。
垂直的目的是给用户一种确定感和期待感。
什么是确定性?比如做菜重在菜,主舞重在舞,而不是今天跳舞,明天唱歌,后天发个旅游视频。
期待感是什么?期待是指在确定的基础上,给用户一种新鲜的、意想不到的体验。
成为“超级大V”的第三个成功法则:在垂直基础上不断创新,满足用户的期望。
“超级大V”五大流行技能
1)“原创”是一切的基础。
Tik Tok的139个“超级大V”没有一个是靠搬运和抄袭得来的,“原创”是他们保持持久生命力的基础。
当然,这里的原创并不是指他们都是绝对意义上的“第一创作者”,而是指他们在保持自己风格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创作和再创作。
原创,可以做第一创作者;
原创,也可以在别人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和再创新。
2)“超级大V”是热门选手。
平时,在指导成员创作Tik Tok时,总会加上一句“要更受欢迎”。那么,这些“超级大V”粉丝受欢迎吗?
他们不仅搓,还经常搓!
受欢迎有什么好处?
第一,人气一般是爆发性的,会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用户关注;
第二,热门内容和BGM更容易触动Tik Tok用户的神经;
第三,在原有热点的基础上“再造”,可以给用户带来多重刺激。
3)“超级大V”爱串门。
刷Tik Tok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现象:粉丝增长到一定程度后,很多大V往往会去找其他同领域、跨领域的大V。
在自媒体领域,这种行为被称为——互推。
为什么“超级大V”会互相推诿?
很多账号都会遇到自己的“成长瓶颈”,相互促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互惠互利的促进成长的方法。
除了相互推广,“超级大V”作为企事业单位的战略资源,往往通过表象引领广告主和新账号。
4)正视数据的起伏,坚持创作为王。
刚开始玩Tik Tok的时候,很多朋友经常问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今天我的作品播放量特别低?
为什么以前演奏的作品有几万首,今天只有几千首?
不仅在Tik Tok,在大多数短视频平台,账号播放量的波动都是正常的波动状态。即使是拥有数千万粉丝的“超级大V”也会有这种波动。
在Tik Tok,数据波动有两个常见原因:
第一种:作品质量下降,用户反馈差,导致播放量下降;
第二,在我们的《智能算法》课上,我们谈到了这个问题——一部作品能否获得持续推荐,进入更高的流量池,既取决于这部作品的“数据表现”,也取决于当时流量池中其他同类作品的“数据表现”。如果其他类似作品表现更好,我们的作品不一定能获得更多的流量。
如果用户互动率没有“断崖式下降”,创意播放量自然会回来;如果连续几部作品的互动率有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5)微创新和微迭代
Tik Tok的趋势在变,用户的口味也在变。
同样的套路,去年在Tik Tok可能已经成了“超级热”了,今年再玩一次,估计大部分数据都会持平。
比如去年获得10亿曝光的热梗——《来了兄弟》现在用在视频创作上可能不会引起轰动。
一个套路可以让你生气一阵子,但不会让你一直生气!
“超V”们是如何应对这种变化的?——微创新、微迭代,在保持自己垂直风格的基础上,根据潮流的变化,不断调整视频的内容、表达和玩法。

【大线索数据平台】包含全网最多数据,功能全面。它提供视频排名、直播分析、电商数据分析等服务,可以帮助个人、商家或MCN机构更好地创作和运营短视频。
最重要的是,所有功能都是免费开放使用的。
大线索-【免费】全场景AI数据平台,科技引领未来,协助短视频运营变现www.daxians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