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美食家
“到处吃的五郎叔叔回来了!”4月初,《孤独的美食家》第七季开播,渴望穿秋水的粉丝们争相告白。更令人兴奋的是,该剧一开播就获得了5.1%的收视率,不仅横扫深夜档,也创下了自身收视率的新高。在日剧粉丝聚集的豆瓣上,《孤独的美食》也从第一季的8.8分飙升至第七季的9.5分。
《失孤》这部剧能连拍七季,收视率一路高,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因为从传统的角度来看,这简直就是一部“奇葩剧”。它的剧情很简单,讲的是进口杂货商井上五郎下班后四处觅食的故事。没有感情线,没有职场纷争,配角很少。餐厅也是路边很受欢迎的餐厅。一集里大概90%的时间都是一个丑陋的单身中年男人不停的吃啊吃啊吃。就连男主角松重丰也说,当他第一次出演这部剧时,他会偷偷打鼓。会有人想看这样的剧吗?
有不少人爱看中年男人全方位无死角吃饭。“这是一本活的美食百科全书!”网友大赞。Goro生动丰富的表情,认真的态度,专注多样的吃法,甚至诱人的咀嚼声,都能让观众不由自主地产生代入感,进而完成一次虚拟的美食之旅。因为剧中所有的餐厅都是真实存在的,《深度中毒》的粉丝还拿出一个小本子记了下来。一季结束后,他们马上询问下一季的时间,于是拍摄了第七季。
当然,演技精湛的主角是好剧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在《孤独》这部剧火爆的背后,美食与人心紧紧相连。
“不受时间和社会的束缚,快乐填饱肚子的那一刻,他就自由了。不被他人打扰,肆无忌惮的吃东西,这种冷漠的行为堪称现代人被平等给予的最好的治愈。”
这种耳熟能详的解说,每集开头都在重复,却牢牢抓住了观众的心。努力,有时候有收获,有时候遇到挫折。一天中最期待的时刻就是吃饭。只要吃好饭,就能缓解不少工作压力,当场满血复活——“想到人生有无数种可能遇到好吃的,有无数种美味在等着我,我就莫名的开心。”我们不就是现实中的五郎吗?
从前,一个人吃饭是一件孤独又尴尬的事情。2017年,《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67.6%的受访青年表示,如果自己一个人去餐厅吃饭,会觉得很尴尬。单独吃饭时,速战速决最常见(48.5%)。此外,单独进食会导致抑郁(28.9%)、营养不良(26.9%)和消化不良(25.3%)。然而,随着单身浪潮和独居人数的增加,“一个人吃饭”成为普遍现象。新发布的《2018生活消费趋势报告》整合了多家网商平台的大数据,称“独自用餐成为新趋势”,“独自生活”影响下的新生活方式正在启动。
美食网站推出了大量的“一人食”菜谱,越来越多的餐厅都是单人单座专用。一个人的火锅遍布全国,甚至你可以自己走进一些家庭式的餐厅,店家会在你对面放一个大娃娃陪你。
辛苦一天后,有什么能比安静地坐着享受美食更有治愈力的呢?买房买车太遥远,相爱可能是一厢情愿。只有食物才是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获得的快乐。此时此刻,孤独并不意味着寂寞,而是一种完全放松的享受。
即使手上的食物不那么好吃,“看着叔叔吃”也能提高幸福感。“这部剧是我的下一顿饭!”不少网友表示。弹幕里经常出现这样的话,“等等,我要先做面”“不行,我要叫外卖。”有分析称,咀嚼食物可以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给人带来安全感和愉悦感,而观看美食视频可以带来视觉上的满足感,既弥补了味觉上的不足,又营造了一起吃饭的热闹氛围,这也是《孤独》这部剧受到喜爱的原因之一。
所以没有什么是食物治不了的。如果一顿饭不够,就再吃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