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国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当时,严格意义上的普通中国公民并不出国旅游。1987年,原国家旅游局、原对外经济贸易部批准了辽宁省丹东市至朝鲜新义州的“出国一日游”(又称边境一日游)项目,这是官方允许公民自费出国旅游。这种出国一日游不需要护照,签证手续简单,出国条件放宽,可以满足普通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的愿望。后来,黑龙江、吉林、广西、云南等省区相继推出了这种类似的境外一日游。在这种情况下,热爱旅行的我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出国旅行,具体来说就是“外国边境一日游”。
1992年8月5日,学校放暑假,我离开闷热的武汉,来到1500多公里外的广西南宁。没有休息,马上换乘了4个小时左右的长途车,来到中国北部湾畔的防城自治县边境小镇东兴(今广西防城港市东兴市),准备第二天去越南“芒街一日游”。中越边境曾经有一座建于1958年的跨越界河“北仑河”的北仑河友谊桥。由中国设计,两国共同投资,全长约110米。大桥建成后,在中越两国的经贸往来和抗美援越物资运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62年更名为“中越友谊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1979年大桥被炸毁,北仑河大桥坍塌在河中。现在战争早就平息了,但桥还没修好。两国之间的贸易和人员交流仍然依靠渡船。(新建的北仑河大桥由中越两国共同建设,于1994年4月恢复通车。)
由于是第一次出国旅行,晚上兴奋得睡不着觉,第二天(8月6日)起得很早。早上七点半,我沿着清澈的中越界河——北仑河,快步来到东兴边贸管理所。据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说,我是今天第一个申请签证的游客。然后带着身份证和20元手续费,不到10分钟就办了过境签证。一张简单的白纸签证上写着:“有XXX等人想临时过境观光。经研究,同意办理签证手续,当天返回(当天六点前返回)。过境人员的身份证留在关口备查。请核实后发布。(有效期一天)盖方城自治县旅游服务公司东兴分公司财务专用章”。这个出境签证不是当地公安部门办理的,而是旅游公司办理的。这真是一种难得的,极其简单快捷的出境方式。
办完出境手续后,我跳上一艘即将出发的渡船,只见船夫拉着船穿过宽约20米的北仑河,迅速驶入越南内河龙歌,不到5分钟就靠泊在龙歌码头附近。码头上有越南简易边检站,所以入境手续更简单。落地签证不到5分钟,也是一张白纸。在芒街边检站第一次见到外国军人。越南人民军的军装样式与中国军人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帽徽和肩章。过安检的时候没遇到什么困难,也没要小费。我甚至向越南人民军的一名中尉军官借了一顶军帽,礼貌地请他和我合影。他也笑着接受了邀请,非常开心,这在中国边检站是绝对不可能的。出了边检站大门,对面就是越南广宁省海宁县经济特区芒街镇(2008年升格为省辖芒街市)。
芒街是当时越南北部最大的边贸市场,面积约520平方公里。当时,中国向越南出口的主要是食品、药品、服装、农具、日用品、小电器等。这些中国轻工业商品很受越南人民的欢迎。芒街向中国出口的商品一般都是初级产品,如芒街所在的广宁省盛产的农产品、海产品、优质无烟煤等。越南人用小卡车把这些产品拖到河边码头,然后用人力搬运。蚂蚁把它们搬到货船上,然后运到中国的东兴港。只见芒街码头上的小货车、人力车、搬运工熙熙攘攘,非常忙碌。离开边防哨所后,我戴着越军的橄榄色头盔。当我跳上一辆拖车拍照时,我发现车上所有的货物都来自中国。越南男人都是又矮又黑又瘦。他们都参加过1979年的中越边境战争,现在已经化剑为矛了。这些以前的老兵中有许多现在已经成为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商人。
我与越南退伍军人合影我和越南老兵合影。
90年代,芒街处于建设初期,街道很少。狭窄的道路坑坑洼洼,汽车一穿过尘土,人们就自己盖房子。整条芒街就像一个乡下的大集镇。因为越南人打扮得像广西人,商店老板和街头小贩会说简单的粤语和普通话,柜台和货架上摆着中国货,用的是人民币,音响上放着中国流行音乐。一旦他们踏上越南,他们就不想进入一个陌生的国家。
进入芒街后,不远处有一个独具特色的六角亭商场。商场顶部有一座钟楼,底部呈六角形。两边都有进出的门,里面还有环形走道。这里商家很多,商品琳琅满目。大部分来自中国,但几乎看不到越南商品。来自越南各地的商人,赚点小钱的商贩,还有从中国来的游客,摩肩接踵,熙熙攘攘,非常热闹。
中国人在越南旅游或购物不会遇到货币流通的障碍。人民币在越南到处都可以使用。在越南人眼里,人民币和美元地位一样。他们认为人民币稳定,大量商品来自中国。在越南,民间人民币已经取代越南盾成为主要结算货币。随着中越民间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货币交易的人,其中大部分是女性。在六角亭商场门口,他们用黑色塑料袋装好大越南盾,随便堆在地上,完全不担心货币的安全性。他们用不熟练的普通话与来自中国的游客交换人民币。在中越边境贸易中,人民币对越南盾的比率逐年上升。1987年1元人民币兑换越南盾,1992年1元人民币兑换2000越南盾(现在可以兑换3500越南盾)。
在芒街,除了中国产品,还有一些越南特产,主要有香水,咖啡,腰果,沉香,各种膏药,越南产的手工艺品。在这里购物不能砍价。我想在标有河内卷烟厂的销售代理处给武汉的同事买几盒“快乐”牌香烟。2元钱一盒付人民币。我跟他说15块钱买一个,他拒绝了。甚至19元也没卖出一盒。最后我只好按他的价格买了一个。另外买了一些越南邮票,换了一些越南盾作为纪念。
中午饿了,越南芒街有很多种特色小吃,主要有:越南春卷、鸡粉、河粉、甜蔗虾、炸鸡、鲜榨黄油汁等等。由于越南常年高温,味道多为清爽可口或酸辣。我用4000越南盾(人民币2元)吃了一个越南春卷。它的皮是米粉做的,又软又白又韧,外面包着红白萝卜丝。油炸后,配上柠檬汁或蘸上酸辣酱。味道真的很独特。此外,越南和其他东南亚国家一样,盛产各种品种的热带水果,中国游客来越南都喜欢品尝美味的热带水果。芒街也是越南最重要的水果小镇。它的热带水果主要有红毛丹、火龙果、榴莲、椰色果、芒果、番荔枝、山竹等,而且特别便宜。我第一次看到很多水果。芒街的热带水果也大量出口到中国,换取中国的工业产品,如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等。
走出六角亭商场,来到不远处芒街的标志性建筑龙歌河大桥。这座桥是1964年在中国的帮助下设计建造的,桥上可以看到“越中两国人民的友谊万古长青”的标语。20多年过去了,桥面已经破烂不堪,桥栏杆也因为管理维护不善而倒塌,但还能使用。从龙歌河大桥上望去,可以看到在中国广西东兴不远处,大规模的建设正在进行,推土机和挖掘机在不停地施工,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旁边是郁郁葱葱的果林和香喷喷的稻子。这个狭窄破旧的边城日新月异。
因为当天六点前要回国,所以不敢再呆了。逛了七个多小时,沿着原路回到东兴港。说实话,1992年刚起步的越南芒街,除了逛边贸市场、市容市貌、龙歌河大桥,没有什么著名景点,但能在一天内体验出国的快乐,满足我人生第一次出国的欲望和好奇心!
清澈的白伦河,像一条银色的玉带,镶嵌在中越边境,既是经贸热土,也是跨国旅游热土。我看到中国的东兴,越南的芒街都在加紧建设,拓宽城区,都在迎来一个繁荣开放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