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苏东坡先生可以说是千年一遇的大才子,说“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苏东坡”大概也不为过。
苏东坡在文学称谓上位列“唐宋八大家”,在诗歌称谓上与辛弃疾并称“苏信”。他的书法在“宋四家”中名列第一...他也是一位美食家、旅行家和水利专家。他真诚幽默,心胸开阔,随遇而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了解苏东坡》一书再次聚焦苏东坡。这本书不是苏东坡传记,重点是“了解”苏东坡。书中既能了解苏东坡的人生苦难,又能体会他的人生情趣。用独特的视角看东坡,是对东坡更深的理解。

马浩在书中写道:他自称东坡居士,看似武断,实则是他被贬黄州反省后达成的妥协。放下书生架子,卷起裤腿做一个泥里爬的农民,这种变化也体现了苏东坡的豁达和潇洒。要知道,苏东坡是科举第二名,制度考试百年第一名。他是一位举世闻名的大学者。
“做一个耕田的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不是官员在下面视察和作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轻,更何况是违背当时社会主流观念的。过自己的心理关是需要时间的。”
了解苏东坡就了解苏东坡的疾苦。苏轼一生,政坛沉浮,落差之大,常人难以想象。十几年的贬谪生活是他生活的主题。他一生漂泊,“听说你一生大有成就,被弃于黄州徽州儋州”,晚年历尽艰辛。但他仍能以幽默的语言总结自己,可见公婆心胸开阔。
马浩的序中有一句话:在我认识文字之前,经常从人口众多的地方听到东坡先生的轶事,对他很好奇。当我熟悉了一些词,我开始读东坡先生的诗,被那些词吸引住了。“把山侧看做一座山峰,距离就不一样了。不知庐山真面目,只在此山中。”文字朴实无华,却蕴含着哲学和人生的智慧。“到处都是什么样的生活?应该就像在雪地里飞一样。”东坡先生的一生随着政局的变化而起伏,就像洪飞四处漂泊,不分东西。他在雪泥般的人生道路上慢慢行走,走出了一条文人的宽广精神境界。
在书中,作者牢牢把握“趣”字,将其发展为艺术趣、美食趣、友情趣、趣味、旅行趣五大系列,分别对应苏东坡的艺术成就、饮食养生、朋友与朋友的交往、家庭生活、旅行。他从一个作家和文学的角度来写他心中的苏东坡。这样的苏东坡形象,既与世人所理解和接受的苏东坡形象相吻合,又丰富和深化了苏东坡有见识、有情趣、有情趣的“生活家”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