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君士坦丁大帝在330年5月11日下令迁都拜占庭 更名为君士坦丁堡,意味着帝国的政治中心彻底东移从此,罗马帝国的中心在君士坦丁堡罗马城对于东罗马帝国来说,仅仅是一种政治上的象征意义,而不再有成为首都的可能而且;查士丁尼还宣布被占领的罗马元老院的地产,一律归还原主535年冬东罗马军队继续北上,占领了西西里岛和意大利南部,536年底攻下了世界古都罗马,灭东哥特王国554年查士丁尼颁布政务诏书恢复征服地区的奴隶制度,宣布东哥;马上将首都从盛京南移北京四当时东罗马帝国若西迁首都,等于是退却,不利于征服统治事实上,近代土耳其将君士坦丁堡更名伊斯坦布尔,就是视东罗马朝廷是外来政权,要消除历史影响,不予承认类似的还有汉城改首尔;登位后,为了争夺高加索通往黑海的出口,以及参加对东方贸易竞争,即与萨珊波斯展开争夺战,但是长此下去,不利于为在意大利和北非恢复古罗马帝国而进行的战争因此查士丁尼于532年不惜以赔款11,000磅黄金为代价,与波斯缔结了和约对于巴尔干;查士丁尼在即位的那天起,就把重建罗马奴隶制帝国的统治当作终生奋斗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军事上,他东征西讨,花了20年的时间打败波斯帝国,击溃汪达尔族,从哥特人手中收复了意大利北非和西班牙的一部分,地中海再次。
2、尽管查士丁尼的帝国似乎囊括了罗马帝国的范围,他的梦想也已成真,然而,其倒行逆施的政策,长期的对外战争,使查士了尼的“功业”不能千秋永垂在查土了尼死后不久,帝国在西部的领地即相继丧失,他所追求的罗马大帝国终;查士丁尼以恢复罗马旧制的名义扩张东罗马的统治,东罗马侵略军每占一地,就恢复旧日罗马帝国的行政机构,发布诏令,宣布已被没收的奴隶主贵族的土地,要归还本人及其后裔奴隶主贵族所受到的其他财产上的损失,有权要求赔偿,征服意大利以后;君士坦丁堡充满了恐怖的气氛查士丁尼一心要恢复罗马帝国原有的版图,恢复旧的奴隶制度他命令贝利撒留带领大军在北非登陆,消灭了那里的汪达尔王国接着又进军意大利,征服了占据意大利的东哥特王国;查士丁尼一世时期,是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最繁荣的时期,皇权最为炫耀的时期,领土扩张到最大限度的时期可是,辉煌的背后是国库的枯竭,帝国失去了生命力以至于查士丁尼去世后才3年,意大利被伦巴底人入侵,占据了现在的。
3、查士丁尼是最后一位以罗马人的拉丁语为母语的东罗马帝国皇帝,在他的主持下,这个希腊语占主导地位的帝国却颁布了拉丁文撰写的罗马民法大全查士丁尼法典,奠定了后世法学尤其是大陆法系民法典的基础虽然此举已足以令。
4、重新控制意大利北非马格里布沿地中海地区西班牙南部和直布罗陀海峡到查士丁尼一世去世时565年,除高卢和西班牙北部地区外,拜占廷帝国基本重新占据了罗马帝国的旧领土,地中海再次成为帝国的内海;有人认为查士丁尼一世长远地计划了这个政策,但也有人认为这个政策是534年他的将军贝利萨留击败汪达人后才成为他的主要政策的查士丁尼一世是最后一位以拉丁语为母语的拜占庭皇帝,他重新占领了罗马帝国的大部分土地普罗科匹厄斯在他的。
5、查士丁尼便是如此,他复辟旧罗马帝国的政治理想,有着狂热的宗教色彩,富于进攻性西罗马灭亡后,其领土多在日耳曼蛮族的统治之下,查士丁尼常说“哥特人以暴力夺得了我们的意大利,却至今不把它交还”而这些蛮族国家的;在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一世527565年在位时代是第一个黄金时代他对内巩固奴隶主阶层的统治,对外则全力扩张领土,将恢复罗马帝国的疆域作为自己的目标除了攻灭东哥特王国,得到意大利之外,以贝利撒留为首的名将还为;因为东罗马帝国从建立开始就在走下坡路,罗马的军事和动员体系和中国是完全不同的,不能用中国思维看他们的军力 比如说罗马非常注重重装步兵和战车兵,相对的轻兵比重比中国低,这就造成了罗马军事体系中,同等数量的军队给;夺回罗马城后,查士丁尼开始罗马城的重建工作,并和波斯签订了为期50年的和平协定但是在查士丁尼一世驾崩后,继任的查士丁尼二世远没有先皇的才略,在伦巴第“蛮子”从北方入侵意大利地区时,他没能组织有效的防御措施,使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