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合影拍摄知识(一)
1、闪光灯慎用避免暗光
在室内拍摄合影容易使被摄者产生红颜,尤其在黑暗的环境中用闪光灯拍摄。用闪光灯使得本来就昏暗的场景变得更加暗淡,拍摄的效果也可想而知了。所以我们应该关掉闪光灯,换到一个明亮的场景并且提高ISO感光度。也可以使用大光圈以及更慢的快门来进行拍摄。
2、利用点测光保证曝光度
背景比较暗的环境中,背景光线比人物暗,如果要利用相机的全局测光的模式进行拍摄,就会因为过亮损失的一大部分的细节。所以我们最好选用点测光模式进行拍摄,把测光点放在人物的面部上才能把整主体的曝光准确性。
3、利用三角形构图拍摄家庭合影全家福
很多情况下,比如拍摄团队的合影、毕业合影等人数比较多的时候,可以把人分为几排进行拍摄,注意每一排的人数不要相同,可以利用构图学中常用的三角形构图来布局拍摄结构。可以将人物布局成三角形或倒三角形,这样的画面更加整齐而且很舒服。
4、注意抓拍精彩的瞬间
全家福的目的是体现全家的温馨和谐,即便不是规矩的站在镜头前拍摄也可以拍出温馨的全家福。可以注意全家在吃饭或者聊天时的场景,以长辈为中心拍摄拥有灿烂笑容的全家福。不过抓拍还是有些难度,所以需要摄影师大量的练习,善于发现肯定会捕捉到完美的全家福场景。
5、为背景留些表现空间
头部和身体充满画面容易造成很单调的感觉,注意背景的发现可以与前景主体相搭配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货。比如在外地游玩的时候,要注意背景的利用,可以给你的记忆留下回想的空间,何乐而不为呢?
6、善于运用手中道具
道具对于体现人物的想法也有很好的协调作用,比如拍摄结婚照时就可以手中举起结婚照。写真工作室拍摄合影写真的时候也会适当的为人物准备一些道具,拍摄过年的合影写真的时候可以拿出有过年气氛的对联等来烘托喜气的感觉。
7、选择场景利用手动白平衡
自动白平衡虽然很好用,但是在很多场景还需要调成手动白平衡来拍摄的。比如在一些灯光颜色偏黄的时候,灯光的颜色就会影响到白平衡。这是对于自动白平衡已经不能满足了,所以我们需要调成手动白平衡进行拍摄。
8、多换几种视角进行拍摄
视角对于拍摄的效果也有着很大的影响,规矩的拍摄合影和全家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人们的欣赏水平了。所以最好换一种视角,利用全新的视角和方式来布局和拍摄。比如可以利用仰视拍摄或者俯视拍摄,这样也可以清晰的刻画人物表情。
9、拍摄年轻创意的个性空间
年轻人的合影肯定应该与规矩的合影有些不同,如果要想体现年轻人的思想,就应该构造创意十足的拍摄结构,活力四射的动作以及体现个性的手法等,这样可以使得照片更加充满活力。
团体合影拍摄知识(二)
1、拍摄时候三脚架的应用
很多情况下,照片图像模糊、不清晰的原因,是拍摄者在按动快门时产生“手振”或“机振”所造成的。如果使用了三脚架,无论快门速度设定到如何的“慢”,甚至长时间的曝光,都可以减少由于“抖动”而产生的图像模糊。但要注意,使用三脚架时,要尽可能地使用快门线,因为仍有可能在手指接触快门时产生的震动而影响清晰度,如果没有快门线的话可以使用相机的延时拍摄功能,这样可能会更加方便些。
2、根据拍摄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使用高速快门
虽然现在好的机器及镜头都有防止抖动的功能,但是在手持拍摄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高速快门来拍摄。没有经验的拍摄者,快门速度设定在1/30s以下时,照片拍虚的概率较大。即使专业摄影工作者,也不能保证在低速快门拍摄时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提高快门速度,会相应提高照片清晰度的概率。对于长焦,建议把快门速度控制在(1/焦距)以外,当然,为了保证照片的亮度,在手持照相机提高快门速度的情况下,势必开大光圈,因而会失去“大景深”,但为保证照片的清晰度,有时候适当放弃景深是不得已的办法,或者可以综合考虑,通过适当提高些ISO值来提高照片的亮度。
3、充分发挥使用“最佳光圈”
任何镜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成像误差,这些成像误差将使镜头的成像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镜头球面的曲率不同,光线经过透镜中心和边缘时因折射率不同而不能聚焦于同一焦点,从而导致清晰度下降。如使用镜头的最大光圈拍摄,将导致该镜头像差缺陷的最大暴露,导致图像清晰度下降,而使用镜头的最小光圈拍摄,会产生光的衍射,也会导致图像清晰度下降。为改善像差而引起的清晰度下降问题,通常采用缩小光圈的办法来提高成像的质量。一般来说镜头的最佳光圈为该镜头最大光圈缩小2~3档左右。当然性能超群的镜头在这里就表现的淋漓尽致,像佳能系列的“红头”、“L头”等。
4、合理使用对焦方式
目前大多数相机具有自动对焦功能。然而,在景深特别小的情况下,自动对焦往往会聚焦不准确,特别是在向主体近距离对焦,使用长焦距镜头,采用大光圈拍摄人像特写的情况下,要特别小心。如果此时采用自动对焦,“靶子”非要对在人物的眼睛上,如果没有十分的把握,宁可放弃自动对焦,而采用手动对焦,可以通过半按快门来测试是否合焦(合焦后有提示音),而且提醒大家“下手要快,动作要稳!”现在有些镜头在自动对焦的基础上仍然可以手动对焦,请大家合理使用。
5、适当使用遮光罩
遮光罩的使用,很多人并不在意。在用正面光、前侧光或侧光时,遮光罩的作用并不明显。但是在逆光或侧逆光拍摄时,必须使用遮光罩,有时即便使用了遮光罩,阳光仍会直射到镜头上,造成画面“冲光”,产生雾翳,影响被摄体的色彩饱和度和清晰度。这时,应调整镜头角度,避开直射到镜头上的光线。此外,遮光罩还有助于防止镜头镜面损伤,同时避免手指接触到镜面。
6、合理利用景深
景深的大小是根据拍摄者拍摄的目的来决定。如果是拍摄风光摄影,景深就要求大,目的是为让照片上景物的清晰范围从近至远都表现得很清楚。如果是拍摄特写,景深就要求小,目的是让照片上主体的背景(也可能是前景)虚化(模糊),突出被摄主体。如何合理运用景深呢?要记住:采用小光圈、短焦距镜头、远距离对焦拍摄三种方法,景深就大。采用大光圈、长焦距镜头、近距离对焦拍摄三种方法,景深就小。当然影响景深深浅的因素很多,采用其中一种或两种拍摄方法也行,但效果综合起来使用作用更明显。
7、尽可能选用低值感光度(ISO)
要获得影像的高清晰度,让照片看起来具有丰富的质感,除选择使用高像素的数码照相机和大画幅的传统相机外,还有个简便的办法,即选择低感光度拍摄。
传统感光材料和数码影像电子传感元件有个特性:即ISO感光度设定得越低,胶片的颗粒度就越细(数码图像表现为噪点较少),照片的清晰度就相对高。ISO感光度设定得越高,胶片的颗粒度就越大(数码图像表现为噪点较大),照片清晰度就相对较低。目前,胶片的感光度在ISO25~1600范围可供选择;数码相机的ISO感光度,根椐厂家对低端、中端、高端相机的不同要求,设计在ISO50~3200不同的范围。了解了传统感光材料和数码影像传感元件的这一特性,在拍照的时候,将ISO感光度设定为低值,照片的清晰度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8、把握正确曝光(测光)的方式
现在大家最常用的是默认的测光方式——中央平均测光。曝光过度或曝光不足,都会导致影像清晰度下降和影像色彩偏移。要准确曝光,必须掌握正确测光的方式。采用反射式平均测光时,有时,按测光数据将导致曝光不准确。举个例子:你想表现冬季的白雪(白雪在画面中占多数),如用反射式测光,拍摄结果,白雪却不是原本的白色,而是呈现为浅灰的色调,经验告诉我们,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在测光提供的“准确”数据上再增加一些曝光,以便使雪呈现“正确”的白色。相反,你想表现黑色的煤炭(煤炭在画面中占多数),结果,煤炭呈中灰色,这时,就要在测光的基础上再减少一些曝光量,以便使煤炭看上去更接近本色。
另外,在逆光拍摄人像(背景较亮)时,采用反射式平均测光,人物的面部往往曝光不足。这时候用“点测光”功能去测被摄体的反射光(测人物脸部),曝光的准确性是毋庸置疑的。
9、充分利用机器自身的设置功能
现在的相机里都有各种参数的设置功能,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参数设置,充分发挥机器的特色。一般单反数码相机有照片风格的设置项:锐度、反差、饱和度和色调。
10、合理使用后期处理软件,适当调整照片锐度
照片后期处理的软件比较多,佳能自己的DDP就是一款不错的RAW后期调整软件,在DDP里面可以调整照片的锐度。最常用的软件还是PS系列,特别是PSCS系列软件直接支持部分格式的RAW文件处理,可以使用菜单下“滤镜---锐化”工具对照片进行详细的锐化设置。但是最好还是利用PS中色彩模式、通道等方法进行锐度调整,例如:“CMYK黑色通道”,“LAB色彩模式B通道”等可能效果会更好。特别是LAB这种色彩模式对于调整图片清晰度方面,是很有帮助的,是一种最简便易行而且比较普遍的方法。在这里就不展开说明了,想了解的朋友可以留言交流。
www.cdx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