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天财女神,
现在的世界之子。
相信大家在以前的【天财女神季】里都或多或少有着自己心中的那个“她”吧。不少天财女神走出财大校园,向着心中更远处闯荡。这里,团子重新为大家重新采访到了目前正在读研的女神:成雪岩,张娜蕊,黄钰,李上以及廖璇,如今在世界各地的她们又散发着怎样的光芒呢?
▼
成雪岩:
转型传媒,逐梦欧洲
成雪岩,CIMA2013级。曾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北京电视台实习。曾为渤海湾地区大型非营利组织TEDxBohaiBay主要成员、微信公众号“粉红色的弗洛伊德”创办者。现就读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与南加州大学的全球传播与媒介双学位专业。
本科为CIMA专业的成雪岩,因为对新闻、传媒的热爱,在读研时转变了方向。尽管跨专业学习需要不断努力补充基础知识,但在成雪岩看来,传媒学这一学科对本科的专业并没有太大的门槛,而是更看重勤奋学习的精神、辩证思考与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和表达能力。本科CIMA的学习经历也帮助她更深刻地领悟到传媒学的实质和内涵。
谈起目前的学习生活,她坦言,学校对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表达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要求特别高,学习压力不小,尽管生活劳累但很充实。这个专业让她从更广阔的角度来看待社会趋势和社会事件等。课上各个国家的同学踊跃表达的见解也让她受益匪浅。因为学习双学位,成雪岩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未知和期待。
(专访奥兰多布鲁姆的工作照)
与繁重的学业相对的是丰富的课余生活。伦敦丰富的文化生活使她惊喜不已,因为喜爱电影和音乐,她从事了许多与之相关的活动。上周三她刚担任中英电影节的志愿者,近距离接触了吴京,张涵予,余男等国内知名影星。疲惫的一天带给了她从前从未有过的宝贵的志愿者经历。伦敦常有电影的红毯或者主创见面会等活动,她遇到了好几位喜欢的影星、球星和导演,甚至有一次出门买面包的时候还遇到了奥斯卡影后艾玛汤普森女士。
(德国队球员们的签名照)
同时,成雪岩的个人公众号“粉红色的弗洛伊德”也一直在持续更新,分享她在英国的所见所感。她投稿在“幕味儿”“看电影看到死”等知名权威电影公众号的多篇影评,也得到了沙丹老师,陆支羽老师等多位出色电影人的认可。这些经历都给了她很大的收获。
(成雪岩的个人公众号“粉红色的弗洛伊德”)
在伦敦,志同道合的好友让她感到开心和温暖。不同国家的朋友间的party给她留下了很美好的回忆。回想几个月来丰富充实的学习和课余生活,成雪岩感慨,她学到了许多许多,越发热爱伦敦的文化氛围,同时也在把中国的文化传输给外国同学们。
(剑桥游学留影)
尽管生活丰富,但有时候也特别想念亲人好友和国内的环境。对于即将出国的学弟学妹们,成雪岩希望他们能珍惜出国前的时光,多陪伴家人和朋友。在出国后也一定要珍惜时间,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
▼
张娜蕊:
专注悉尼,享受生活。
张娜蕊,2013级国贸班,曾任星光话剧社社长,校学生会摄影协会副部长等多项校内职务,曾在任凡普金科运营分析师实习、在中国建行天津分行、IGE新媒体部、CLGLOBAL知行+等多个金融、媒体岗位实习。前段时间于英国赫瑞瓦特大学进行免费交换项目。
张娜蕊曾在英国赫瑞瓦特大学作一年交换生,现在悉尼大学就读研究生,学习金融和会计专业。面对崭新的异国生活,她用自己的专注和情怀,在悉尼刻上了自己的烙印。当然,不止在悉尼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张娜蕊现在也在哈佛大学中美国际交流协作机构做哈佛大学中美学生领袖峰会的校友会负责人,平常策划一些校友沙龙,采访一些考上了名校甚至走上名企的校友,现在正在筹备年末的校友线下聚会。
(张娜蕊的猫—拿铁)
张娜蕊在天津财经大学本科主修国际经济的同时辅修财务会计,她坦言,在财大的学习经历为现在的学习奠定了一个比较不错的基础,比如现在所学的会计原理、公司金融、财管、统计学,甚至是商科基础课business insights,都与本科所学知识息息相通。学习这件事本身就没有捷径可走,但本科阶段主副修的学习却给今天的张娜蕊开辟了一条更平坦的大道,让她走得更顺畅、更舒心。
(哈利波特楼)
体验过不同国家不同体制的学习,开阔了张娜蕊对学习方式更宽广的视野。回忆自己这几年丰富的学习经历,张娜蕊觉得英国和澳洲的课程体制大体相似,一学期四门课,每门课除了有lecture之外还有tutorial,所以一年的英国交换经历,让她很快就适应了在澳洲的学习模式。而且相比较严谨的英国教学,悉尼大学的课程更加人性化,为同学提供了很多辅助性的学习材料和信息,这都让张娜蕊在刚刚过去的一学期里,收获颇丰。
在悉尼的课余时间,张娜蕊更愿意去享受生活。周末与舍友一起逛逛超市,亲自下厨做一顿丰盛的晚餐是她们的日常。又或者选择结伴参观博物馆或美术馆,走遍悉尼的大街小巷寻找好吃的餐厅,在增长见识的过程中放松了身心,了解了悉尼的风土人情,丰富了在悉尼的每一天。张娜蕊用她热爱生活的小情怀,为紧张的学习生活画上了亮眼的一瞬,她满满的烟火味,给大家展示了不一样的悉尼生活。
“大学要好好学习呀!每门课最基本的知识都要烂熟于心!申研究生的同学们将来都会用到的!”这是张娜蕊给每一位在读大学生的小小建议,不过,她更强调了对于打算要出国的学弟学妹们一定要有好的适应能力,学会做饭,学会照顾自己,让自己在异国也能感受到温暖。
未来还在前方,张娜蕊还在朝着明天奋力奔跑,那你呢?
▼
黄钰:
始终热爱,筑梦传媒
黄钰,2013级物流管理专业。由我校跨专业考入了中国传媒大学,就读于电视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在中传的半年研究生生活让学姐接触到了更多关于传媒的知识,对于未来,她更加笃定。
因为热爱,所以黄钰坚定的选择传媒这一条路。在天财时,黄钰是天财大学生记者团的团长。当团长的经历让她对传媒这个行业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运营记者团的微信平台也让她收获颇多。正是在天财打下了坚实基础,黄钰在中传的学习才更加有方向、有目标。
作为一个研究生,黄钰没有将自己局限在校园内,而是去参加学校的各种科研项目和创新项目。学院关于网络直播、网红等问题的调研项目让她对传媒行业更加了解;每天看一个直播,对直播内容进行分析的作业让黄钰始终保持对当下传媒的关注与敏感。无论是做科研项目还是做业务项目,她觉得对于研究生来说,研究分析比学习理论更加重要。“我们刚结束的期中考试,就是看一个电视节目,分析它的优缺点以及如果我们做会怎么去做。”
(黄钰摄影作品)
现在,黄钰在制作一个纪录片,担任导演和制片人。“这里的环境和氛围就是我特别想要的,喜欢搞内容创作的人聚在一起讨论很有意思。”通过这个纪录片,她学习到了诸如机位怎么放,故事怎么设置等等一系列专业问题。一个5分钟的纪录片,黄钰和她的同学们力求专业,力求完美。
(黄钰摄影作品)
来到中传,中传开放包容的氛围,丰富多彩的活动,老师和同学的专业态度和大家对于专业的人、专业作品的尊重都让黄钰喜爱。提起中传,她用舒服和惬意来形容,语气里难掩欢喜与热爱。
作为一个跨专业考入中传的“学霸”女神,黄钰告诉我们:“如果你想从事创作行业,无论是拍记录片还是拍电影写小说,积累特别重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所以,如果有想法的话,就要尽早开始读大量的书和看电影纪录片。用涓涓细流汇成汪洋大海。
她是黄钰,她是summer,她一直在路上……
▼
李上:
勇敢尝试书写无限可能
李上,2013级物流管理专业,曾获得国家奖学金、王克昌奖学金、校级一等奖学金(3次)以及校级三好学生(3次)和校级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曾任系文艺部部长,参加过光大银行“菁英训练营”项目,表现优秀,曾在捷信实习。现留学美国凯斯西储大学。
在匆忙的生活中不骄不躁地成长,在变换的环境中不慌不忙地进步。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她是成绩优异的标准学霸,更是喜欢挑战的花样女神。她就是李上,以多样的尝试给了自己无限的可能。
(凯斯西储大学商学院)
李上如今在凯斯西储大学攻读运筹与供应链管理硕士。说起自己刚刚进入这所学校学习时,学姐笑称最大的感受就是每日都在忙着写作业,编代码,做presentation,小组作业,期中考……繁重的课业负担也使得熬到一两点钟都成了家常便饭。不仅仅忙碌,国外的学习方式也与国内有着很大的不同。“上课必须认真听讲,不然作业就不会做了;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提出来。但到了期末反而会比平常轻松多了,只要复习就ok。”李上对于国外课堂的学习有着自己的一套宝典。这也使得她更加快速的融入新的环境之中。
学的时候拼命学,玩的时候放松玩。不同于其他学霸的埋头苦读,李上更愿意将自己的生活安排的更加丰富。吃饭,party,野炊……充实又有意义地度过自己的读研生活,既很好地兼顾着学业,又不负青春的好时光。
走向国外,陌生的环境,不同的文化,开阔的视野都给了李上很多的感触。除了简单的学习生活,她总是还有更多的事情要考虑。小到租房子,做饭吃;大到生活与学习的安排,找到实习后时间的规划。但正因能在陌生的环境中得到独立的机会,使得李上获得了更多的成长。
已然十分优秀的李上仍在思考自己的不足,“班上有很多优秀的同学,甚至有的人还有八九年的工作经验。”相比于更加有阅历的同学们。渺小,是她对自己最深的感受。但正是有这些优秀的人在身边,使得李上愿意去虚心求教。对于未来的成长之路,她希望自己能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握紧青春的一分一秒,努力成为更加美好的人。
▼
廖璇:
惜时光逐梦想之女神
廖璇,天财mpacc会计专硕在读生。曾在龙湖地产大客户部的实践,目前在德国商业银行的合规部实习。
就工作实习方面来说,不论是之前实习,还是目前在了解外资银行和合规方面的工作,都让廖璇收获颇多。不同的实习岗位,面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处事方法,与在校不同的环境,让她对社会生活有一个更直观更清晰的认识,也更明白人生还是要靠自己走出来,这使她既增长了专业知识,又获得了社会经验,所以好的实习经历是很重要的。
此次考研的成功,给了她莫大的动力。就学习上来说,因为研究生学习的课程更专且精,老师更注重的是让学生自发自主地去学习,多看文献多思考。这促使廖璇更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知识,不断努力,相较于本科时,学习态度也更为积极了。同时身边的同学朋友也变得多样化,特色化,带着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工作过的,调剂过的,二战过的等等,加上不同的思想之间的碰撞,思维的摩擦,都使她认识到,世界之大以及自己的渺小。
当谈到考研之后的感触时,廖璇说,“对自己有了更多的肯定,同时又有了更多的期待,发现了很多不足,也在努力变好。” 经历了考研的这场大战,使她抛弃了以往的浮躁,变得更加成熟,在熬过了一段比较难过的日子后,更加坦然地面对自己,接受自己了。
对于有考研打算的学弟学妹们,她直言道考研并不是一段好走的路,但是世上本就没有轻松的事。所以即使曲折也需要好好坚持,一开始便要规划好,想好了便动手去做,对自己做出的决定负责。同时无需过多在意他人看法,毕竟适不适合自己只有自己心里清楚,才能做出合适的决定。
(右一为廖璇)
廖璇用着她自己的方法,自己的坚持,努力地把事情做好,也愿她如玫瑰般绽放,在人生道路上活得肆意潇洒。
记者|庞心睿 回庆妍 刘玥
高秋月 闵婕 陈君婕
编辑|回庆妍 吴朝蕊
责编|韩容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