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山有水、岁岁丰收的地方,必然不缺美食,地处江南的常熟,便是这样的好地方。在这片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协调发展的土地上,回归自然的呼唤正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变得愈发强烈,而蒸菜,正是常熟“顺应四时、效法自然”最好的例证。
昨晚,常熟蒸菜还上了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节目由中国三个蒸菜之乡的蒸菜大师同台制作当地的特色蒸菜,我们常熟派出了中国烹饪大师、“常熟蒸菜”传承人张建中、顾美刚、王振飞代表家乡出战!
小编截取了部分节目视频↓
中国的蒸菜之乡有三个,湖北天门、湖南浏阳和江苏常熟。相比另外两个,常熟蒸菜选料更加讲究,刀工更加精致细腻。
△湖北天门蒸菜
△湖南浏阳蒸菜
△常熟蒸菜
常熟蒸菜历史上溯可至陶器时代。最初盛行于东乡农村,东乡又分为高乡和低乡。高乡主要种棉花,低乡主要种水稻。种棉花的高乡主要以蒸菜为主。过去,常熟百姓家家有灶头。如今,灶头在常熟农村仍然很常见。古时候起,常熟人习惯了煮米饭时,放竹制蒸格于锅内,再放上配制好的菜肴,用蒸气将其蒸熟,饭香菜鲜,还节省了时间与燃料,这便是蒸菜的起源。
现在,蒸锅也是常熟人家必备之物,一年四季都可以蒸食。
■■■■■
■■■■■
常熟蒸菜有讲究,单一个蒸字,便有干蒸、汤蒸、粉蒸、生蒸、熟蒸五大类。蒸菜刀工精细,讲究摆样,每个菜都色彩鲜艳,造型优美。
中国人喜欢讨彩头,讲究传统的老常熟人更是如此。“蒸”字预示着“蒸蒸日上”,本身便有着美好的寓意。在常熟人的宴席里,蒸菜往往是主角。江南拥有肥沃的土地,也有着挑剔的食客。看上去毫无秘密可言的临时厨房,却要满足食客们苛刻的口味。
除了场地上的排场,主家的正屋里也是一定要摆上几桌的。“老八样”是宴席的压轴菜。物产丰腴的常熟从来不缺少新鲜的食材,常熟人性格上的精致从蒸菜的选料上可见一斑。
“老八样”,不仅因为它是最具代表性的常熟蒸菜,更因为每个菜名都有好彩头:“菊花爆鱼”含年年有余之意,“爆”有发之意,寓意吉祥;“翡翠金砖”寓意高贵;“招财进宝”以金黄色蛋饺象征金元宝,垫底的黄豆芽象征玉如意,寓意财源茂盛;“金屋藏娇”寓意家庭幸福;“白汁银蹄”寓意生活甜蜜;“神仙草鸡”寓意过上神仙日子……又有传说将“老八样”说成是八仙给常熟人的特别馈赠,所以在八仙桌上品尝“老八样”,让人油然而生“天人合一”的感觉。
常熟民间久已流传“春肝夏肺秋肠脏”的食俗,春夏秋冬,每个时节都有自己独特的出产。常熟蒸菜首选地产或原产地的优质食材。虞山上的松树蕈,长江的江鲜,竹林里的笋,荷池里的莲蓬,新发的豆芽,散养的鸡鸭,各种新鲜禽肉,样样都是蒸菜的食材。
常熟蒸菜注重汤水,江南饮食喜欢清淡,外观上汤汁清淡得跟白开水一样,但其实是用老母鸡、火腿和猪骨一起熬制几个小时的高汤。
常熟蒸菜在烹饪中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让食客们品尝到一种素面朝天的鲜美。
说到常熟蒸菜,东乡一品锅是个绕不去的话题。梅李镇是东乡一品锅的发源地。关于这道菜的来源有一种说法,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周瑜派了梅世忠、李开山两位将军镇守此地,拒敌于江北,梅将军和李将军所带部下军纪严明,深得百姓的爱戴,当两位将军接到调令准备奔赴前线时,得到消息的百姓自发设宴为梅、李二将军践行,这样每家都拿出一道菜,放到一起就成了一品锅,“一品锅”是寓意着两位将军早日成为一品的大将。
与北方的热烈豪爽不同,风调雨顺的江南总是含着一份从容和淡定。在常熟,除了宴席上,遍布大街小巷的各种蒸菜馆里也能吃到蒸菜:一碗米饭,几碗热腾腾的蒸菜,几乎不用等待,人们就可以吃得志得意满而归。
以水传热,以蒸笼为媒,寻常的食材经雕琢后,以华丽的姿态登场,原汁原味,营养丰富——这就是常熟蒸菜,它有着最原生态的乡土气息。对于那些出门在外的常熟人来说,蒸菜就是故乡的味道。对于那些远道而来的人来说,在常熟吃一次蒸菜,那是一定要的。
当追求时尚不再成为时尚的时候,人们最先想起的可能还是老传统。如果你腻烦了难于持久的时尚的时候,你多少有点怀旧的时候,那么,请你到常熟来,吃蒸菜!
i常熟抢红包活动正在进行时……
抢红包秘籍
进入“i常熟”公众号
发送语音“爱常熟”即可
赶快长按二维码进入
明天还有最后一波 ,每天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哦
每天文章推送后才开始抢红包哦~
一般人我不告诉:明天文章推送时间在十点左右哦~(嘘!)
(特别感谢:墨者攻再守,周建华等)
版权声明:本文系常熟广电i常熟工作组独家稿件,版权为常熟广电所有。本文(包括文字、配图)未经许可,禁止任何单位、个人转载。一经发现,常熟广电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感谢关注i常熟,投稿邮箱:ics_public@126.com。
文明与你同行 创建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