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胡同,就想起来北京胡同、苏州小巷
总感觉那样的胡同安宁的让人很舒心
可是,
你知道大郑州曾经也有32条街巷
代书胡同、头道胡同、三道胡同、四道胡同、五道胡同
目前尚存的不足10条了
走吧,一起寻找郑州老胡同!
— 郑州老胡同
1
代书胡同
地址:西大街
在郑州,代书胡同或许是最有名的胡同
西大街有个代书胡同,已经有上百年历史了!这条胡同长260米,宽四五米,大致东西走向,胡同由东向西延伸,而后拐弯向南走。它东起管城街,向西至黄殿坑,此后拐弯向南,直至西大街,整条胡同呈“厂”字形。
来历
明清时,这里并不叫代书胡同,而叫“黄殿坑东沿, 胡同里住着一个私塾老先生,很有学问,这儿的人有啥事情都喜欢找他,帮忙写封家书、状子、呈文或者对联、帖子等。因此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人多后逐渐形成气候,便立了一块牌子“代书处”,后来人们就叫此处代书胡同了,一直沿用到今天。
2
主事胡同
紫荆山东大街向西400米路南
来历
主事胡同最早叫“张家义巷”。它的成名,和明清时期的一位名人、两位主事有关。当初,这条胡同中有一段路不通,明万历年间,有个乐善好施的人叫张大维,出资将那段路打通,因感念他这一义举,大家便将此处称为“张家义巷”。十几年后,圃田一个叫阴化阳的人中了举,后来还当上了户部主事,辞官还乡后将家搬到了张家义巷。清光绪年间,礼部主事孟莹晚年也住进了这条胡同。
小小的张家义巷,在明清两代能吸引两位主事在这里安家,名人效应立即就显现出来了,称这里叫张家义巷的人渐少,叫主事胡同的人渐多。后来官方顺从民意,给予认可。
3
刘家胡同
南大街西大街向西100米路南
来历
在西大街中段路南,有一条刘家胡同。在胡同口一栋居民楼前,有一个水泥垒起来的花坛,里面种着几株向日葵。“刘家胡同”的路牌,就在向日葵的枝叶间若隐若现。住在这里的老人们说,民国初年,因为该胡同里居住的刘姓做生意的人较多,遂习惯称之为刘家胡同。
4
五道胡同
南学街南侧
来历
在南学街南侧,从东到西排列有五道胡同,这些胡同的名字,从“一道胡同”排列至“五道胡同”。胡同极短,都是一百多米,一眼就能看到头。因为紧邻大同路,这里早期住的多是附近做生意的人家,和那些大胡同的井然有序不同,这里显得比较拥挤杂乱。除了二道胡同已被改造成居民区外,其余胡同尚存。
每条胡同几乎都有两棵老树,枝叶繁茂,提供了足以遮盖整条胡同的阴凉。直到现在,每到夏天的夜晚,大树底下就睡满了人。
▍内容来源:摘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不为哗众取宠,只为记录郑州
回文章顶部,点 郑州城市生活通 进行订阅
或,搜微信直接搜:郑州城市生活通
郑州城市生活通,一个有温度的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