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11年,燕昭王即位郭隗给燕昭王讲了一个购买千里马的故事,又对燕昭王说“大王要是真心想得人才,也要像买千里马的国君那样,让天下人知道你是真心求贤你可以先从我开始,人们看到像我这样的人都能得到重用。
燕下都古城是战国时期的燕国都城之一,位于保定市易县城东南,介于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
燕下都遗址东城文化遗存十分丰富,是当时燕国人活动的中心,分为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市民居住区和墓葬区宫殿区在城址东北部,有3组建筑群组成大型主体建筑武阳台,坐落在宫殿区中心,东西最长处140米,南北最宽处110。
燕下都文物遗存十分丰富,从民国初年开始,出土文物十万余件齐侯四器铜龙等珍贵文物引起了国际轰动新中国成立后出土的战国铜人和大铜铺首衔环被专家定为国宝这些文物以其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填补了多项历史。
东城内文化遗存丰富,布局较清楚,城垣大多埋于地下,墙基宽度为40米,隔墙宽度为20米西城内文化遗存甚少,但保存在地上的城垣颇多,城垣残高有达68米的,宽度和东城相同,也是40米夯筑,夯筑812厘米,最后的23厘米。
齐桓公打败山戎之后,燕庄公逐渐营建上都蓟,并逐渐迁都于此,至燕襄公时上都蓟就成为燕国的国都02 春秋晚期,北方的戎狄各部又逐渐强大,迫使燕国又一次徙都到易子之之乱后,燕昭王在易水高筑武阳城,是为燕下都。
燕都蓟位于今北京城西南,前7世纪,燕国向冀北辽西一带扩张,吞并蓟国后,遂建都蓟约公元前300年燕国为了防御邻国的侵扰,统治者于蓟城西南易水上的武阳易县别建陪都,号称“燕下都”蓟便称为“上都”韩都。
燕赵是现在的河北省燕国都城在蓟,称为上都因为在今河北易县还有一个都城始建于燕昭王,由于在蓟的南面故称燕下都考古上经常提及的燕下都遗址就位于易县东南部,距县城8公里,当时称为武阳城赵国都城在邯郸,这里说。
02 春秋晚期,北方的戎狄各部又逐渐强大,迫使燕国又一次徙都到易子之之乱后,燕昭王在易水高筑武阳城,是为燕下都太子丹刺秦事败,秦将王剪辛胜兵临易水,燕王喜与逃到代地的赵公子嘉联兵与秦在易水西决战。
1齐国 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公元前1045年,封太公姜尚公元前1045年公元前1015年在位 于齐地,建立周代齐国,都治营丘今临淄传齐丁公姜伋公元前1014年前1010年齐乙公姜得公元前1010年前。
多指今河北省河北hé běi,简称冀,省会石家庄,河北在战国时期大部分属于赵国和燕国,所以河北又被称为燕赵之地主要包括赵国都城邢台邯郸及邢台古城中山国遗址易县燕下都涿州三义宫邺城永年广府古城。
燕国都城在蓟,称为上都因为在今河北易县还有一个都城始建于燕昭王,由于在蓟的南面故称燕下都考古上经常提及的燕下都遗址就位于易县东南部,距县城8公里,当时称为武阳城河北俗称燕赵之地以北京为中心是燕,以邯郸。
城的平面很不规则,东西最长5公里,南北最宽45公里 ,又有南北向的隔墙将其分成东西两半,所以其形制与燕下都武阳相似,但东西城的性质差别更近于临淄 四魏都安邑 安邑作为都城,从晋悼公十一年至魏惠王六年。
魏国没有都城,因为春秋战国诸侯纷争,犬戎东胡赤狄鬼方都来挑衅魏国,所以魏国即使有都城也被戎狄胡族用原子弹炸毁了,魏国太卿被处以车裂之刑。
这是燕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都城公元前4世纪约战国中期,燕昭王为了应付南方各国,在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今河北易县建立了一军事重镇,称为“下都”,这是陪都性质的,以区别于北面蓟城的“上都”燕下都建于公元前4。
从燕下都出土的V形犁来看,这种犁前尖后阔,锐端有直棱,增强了刺土力当时其他国家方多用铁制造 兵器,较少用于制作成农业生产的工具以当时强大的秦国为例,秦墓中出土的铁器生产工具只占所有生产工具的11%,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