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素材来源:
元培学堂(ID:yuanpeixuetang)
《图解日本园林》(出版: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日本园林是园林建造师和园艺师们利用树木、花草、岩石、水这些自然界的素材创造出的另一个自然。
日本园林单纯、凝练,最精彩的地方是细节上的处理,结合各种元素,创建一个静谧的禅宗花园。
日本园林随着时代更替出现的不同形态的园林一览表
下面,我们就沿着历史的脚步,一页页翻开日本园林不同时期的面貌。
一、古坟时代-奈良时代
从古坟时代,也就是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中国文化的传入,日本开始了向中国学习的历程。
日本最早的史书《日本书纪》中有关于古坟时代庭园的相关记载:
雄略天皇二年冬十月遂施憩乎林泉
显宗天皇元年三月上巳幸后苑曲水宴
记载中提到的“曲水宴”就是从古代中国传过来的风俗。
“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后来发展成为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种雅事。
大家感受一下这种壮观的场面
法隆寺、东大寺、唐招提寺
在奈良时代,修建了很多寺庙,如法隆寺、东大寺、唐招提寺等,这些寺庙都相应建有庭园。
法隆寺是由很多中国和朝鲜的工匠参与建造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木建筑。
东大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古代木造建筑;
东大寺
东大寺南大门,由南宋明洲人陈和卿主持重建。
东大寺南大门
唐招提寺
这三座最具代表性的寺庙,让我们能有幸一睹中华大唐木构建筑的绝代风华。
从古坟时代到飞鸟时代,再到奈良时代这500年间,主要是模仿中国,向中国学习的时代;园林的形式有林泉曲水、方池、曲形池、沙洲等,都和中国魏晋南北朝至唐朝修建的园林相似;但遗憾的是,奈良时代的庭园尽毁,只有少数遗迹遗存。
二、平安时代
平安时代延续将近4个世纪,是日本历史上时间较久的时代。主要对应中国宋朝时期。平安前期是唐风文化,后来废止了遣唐使,中断了两国文化往来,出现了本土民族化的风潮。
寝殿造庭园是上层贵族模仿日本皇家园林创造的庭园。寝殿坐北向南,殿前的南广场铺设白砂,然后开凿池子,池中建小岛,岛上有小桥。
京都御所小御所
寝殿造的建筑物体量规模较大,由建筑物开口部的蔀户与地板构成了上下取景的方式,可观赏庭园全景。
平安时代中后期,受末法思想影响,贵族们为了实现到达极乐净土的往生愿望而建造的庭园为净土式庭园。净土庭园是寝殿造庭园的一种变异,就是把寝殿变为金堂即可。
京都天龙寺
天龙寺中的曹源池庭园是由著名高僧梦窗国师所作,大师级名园,静寂闲雅,富于禅风。
庭园正面枯山水的三段石景取材于中国的传说《鲤鱼跃龙门》,分别代表了龙门和云。
曹源池一年四季,景致各有千秋。左边山景,为岚山正面的龟山与小仓山;右边则借远方的爱宕山景;融合王朝文化之优美、传统的大和国风绘风、宋元画风的禅文化以及武家简约之风而成的池泉回游式庭园。
三、镰仓时代-室町时代
平安时代后期,日本最早的造园书籍《作庭记》中有写道:“无池无溪处立石,称枯山水”。
随着禅宗思想的传播,这个时期精神文化指导者从贵族转变成了禅僧,禅宗文化日益昌盛,以贵族为中心的庭园形态转变为一种精神代表性的庭园形式。所谓“顿悟庭园”就是枯山水。
龙安寺方丈庭园
龙安寺为十五个石头与白沙所构成之石庭,构成的手法以简朴化及抽象化为主。东端之石组为“三尊石”,西端为“龟石组”,中央石组为蓬莱、方丈、瀛洲三仙山,石下植栽为杉苔。龙安寺的“七五三石组”,源自中国阴阳五行的思想,为宇宙构成的象徵。
四、安土桃山时代
进入武家社会的时代后,武家社会的上下关系影响到了庭园的内容。从象征自然景色和禅精神的庭园转变为象征武士的权威和荣华的庭园;此外还使用棕榈和苏铁等在当时为珍稀品种的草木。这使得庭园的氛围逐渐变得奢华。
武家书院造庭园代表,由德川家康指导、小堀远州指挥建造。作为权利的象征
五、江户时代
园林发展多种多样,除了寝殿造、书院造、枯山水,还有茶庭和回游式庭园。
日本传统园林通常以海洋为造园主题,而回游式庭园却以名胜古迹为主题,使园林的景观出现了戏剧性变化。
露地(茶庭)
千利休儿子千少庵在京都建了表千家茶庭,充分运用脚踏石路线和布局,使茶室和露地在狭小的空间构成中,带有洗练好潇洒的闲寂感觉。
草庵式茶庭
露地(茶庭)与之前的庭园、建筑截然不同。建筑物被称为数寄屋。
千利休为日本茶道之大成者,茶道精神禅僧进行的自省表现转变为迎客的主人内心的表现。利休曾说:“茶室是清净无垢的佛国土。”
桂离宫
桂离宫位于京都西京区。江户时代的17世纪皇族的八条宫的别墅而创立的建筑群和园林组成。面积约7万平方米,其中园林部分约5万8千平方米。
桂离宫的建筑和庭园布局,堪称日本民族建筑的精华,不少外国人认为,“日本之美”即以桂离宫为代表。
六、明治时代
明治维新时期的庭园,一边试图导入西洋的价值观,一边遵循传统的日本美学意识,体验了当时自由想象的价值观和审美意识。但可惜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再无能有赶超之前神韵的园林作品了。
日本园林的精神内核
一、 对自然朴素的赞美之情
禅的问答中关于人生有着这样一句名言:“长河中的你,随波逐流亦好,逆流而上亦佳。”也就是说,尽量让自身顺应自然的想法,实际上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不应否定。自然环境有着它最完美、也最合理的生存秩序。
质朴,天然,清纯;是日本园林给人的直观感受。
二、悲贫和孤绝才是生命的真相
生也好,死也罢,都是“假”(借)道自然的美丽流程。生命从开始就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假”的人生,生命以临时的肉身形式出现,生与死都是偶发的事件,而且到了明天又一定会和今天不同,这种意识早已渗入到了日本人的深层心灵世界。所以日本人喜欢樱花,更喜欢刚开始凋落时花瓣如雨纷飞的寂寥。
一期一会
现在能够与这个人交流的瞬间,不会再重来。所以,要更加珍惜眼前的这个时间,这个人和这个地方。
与传统园林相比,舍去水体等活跃要素的枯山水,是凝固静止的,是“永恒”的,也是了无生气的。
枯山水表现的是从自然之中截取的片断,将这种片断凝固下来,使其获得一种不变的“永恒”。这种“永恒”虽然至美,但也至哀。
一本书读懂日本园林
教你轻松学会欣赏、建造日本园林的工具书
《图解日本园林》
《图解日本园林》是由日本造园组合连合会(造园连)理事长宇田川辰彦主编、日本环境艺术学园讲师堀内正树执笔的一本日本园林专业书。日本造园组合连和会是日本重要的园林组织之一,其理事长宇田川辰彦先生更是被授予“当代名工”的称号。
本书在日本亚马逊造园类书籍中排名第二,在honto网站造园类书籍中排名第一,均有5颗星的高好评率,并被东京都立中央图书馆等各都道府县图书馆及明治大学、京都大学、武藏大学、金泽大学等名校图书馆收藏。
▲《图解日本园林》在日本亚马逊的排名
▲收藏本书的各大学
本书可为景观设计的初学者提供更为通俗易懂的学习方法。内容翔实,图文并茂,简洁但详尽地介绍了庭园造景的施工方法,适合景观设计师、园艺师以及园艺爱好者品读和借鉴学习。
精彩评论
“通过阅读本书,第一次了解了原来园林内不起眼的一草一木一石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看过本书有种想把全国的园林游历一遍的冲动!另外,本书介绍的造园技巧通俗易懂,大量附图也能加深视觉上的理解,我认为这一点非常好!”
“本书虽然语言平实,但生动有趣,富有深意。在书中总能读到一些发人深省的句子,例如,欧洲园林是俯视的角度,而日本园林是平视和仰视的角度。本书中重视栽植、置石、竹篱等技法的景观论内容新颖,让我眼前一亮,值得推荐!”
“这是一本让人重新认识日本园林的好书!”
“之前去观赏园林时不会深入思考,而阅读过本书后,我再次去园林时,就多了很多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