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是旅游旺季。
上海外滩和南京路的人流
太神奇了!

游客们摩肩接踵
放眼外滩,人山人海。
整条南京路都挤满了游客。


南京东路步行街和中山东一路过街路口处,大批游客前往外滩观景平台打卡。不入广告胆小!五,四,三,二,一...可怕的捉迷藏游戏现在开始!×南京东路步行街与中山东路1号交叉口,大量游客前往外滩观景台打卡。
据媒体报道。
8月12日
上海外滩沿线的瞬时客流
超过47000人。
总客流逼近39万人次。
很多人都在等外滩亮灯。
这种客流和国庆看灯差不多。
然而
有一些商家和人们的行为。
但是在许多游客面前
黑上海城。
▽
知名景点小吃店现低俗包装
商品连生产日期都没有。
暑假期间,在上海市中心的南京路步行街上,多家以“追忆童年”为主题的“怀旧食堂”生意兴隆。店内陈列着很多80后、90后熟悉的老字号,包括软饮料、泡泡糖、酥面等等。然而,记者发现,店里卖的一些零食,打着“追忆童年”的幌子,在卖低俗的“恶趣味”。

店主:孩子们知道的比我们多。
“翠X丹”、“肾X宝”、“颜X丹”...这些糖果包装上的名字五花八门,俗不可耐。没有店员的解释,消费者根本不知道盒子里卖的是什么“药”。店员告诉记者,这些盒子里装的都是奶糖,没有真正的功效。

在“怀旧零食店”里,这些产品吸引孩子驻足,让家长感到不安。很多家长担心这些低俗的包装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事实上,《广告法》第九条第七项明确规定,广告不得妨碍公共秩序,不得违背社会良好风尚。“怀旧零食店”的这些“三俗”套餐,已经违反了广告法。
“你想看看生产日期吗?不行!”
记者走访了南京东路、田子坊等上海市中心热门商圈的多家“怀旧小吃店”,发现几乎每家都有不少类似产品。除了包装的“三关”,他们的外包装上甚至没有生产日期。



事实上,产品一旦拆封零售,独立小包装上没有生产信息,无论是店员还是消费者都很难保证食品安全。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律师江海表示,《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容器的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批号、保质期以及生产经营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些“怀旧小吃店”大多位于上海著名的旅游景点和商业区,包括南京路步行街和田子坊,其顾客主要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而这些小店都是上海地标景点的一部分。
零售业不好做,旅游景点的商业竞争更加激烈。卖“怀旧”和“创意”无可厚非,但如果这些零食来路不明,甚至用一些“三俗”包装来吸引人的眼球,这些变了味的“童年回忆”,伤害的远不止是一代人的感情。
有更多的外国游客来上海。
老套的“一日游”坑还有别的吗?
记者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了解到
不仅如此,还很多!

拿到缤纷一日游的“小广告”,往往是外地游客被坑的开始。今年夏天,“小广告”被“精准投放”到一些外国游客更喜欢入住的热门酒店。
17号线诸光路地铁站附近有大量酒店,距离高铁虹桥站仅一站之遥。因靠近高铁站,价格实惠,受到来上海游客的青睐。仅沿着来青路,就有五家旅馆。
8月8日上午,记者对这5家酒店进行了逐一探访:一进来朋酒店,眼前的货架上就摆着三张“上海一日游”的广告单,封面上写着“每天出发”、“180元玩乐”等字样。打开内页,上面印着“中信国际旅行社”的字样,下面列出了从一日游到五日游不同天数的近30款江浙沪旅游产品。这些产品的价格很低。比如苏州园林一日游只要120元,杭州苏州无锡三日游只要460元,上海一日游也有赠送。
同样的单子放在麦点酒店和隐巷酒店前台。在谢瞻酒店和申宏酒店,前台工作人员指着一个空空的塑料架子说有广告纸,但是已经被酒店客人拿走了。


鹏鹏酒店前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天都会有几个人进店放“小广告”,有时候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放。“广告纸不一样,放之前会清理其他家。”
除了高铁站,景点周边的酒店也是来上海游客的热门选择。8月7日下午,记者走访了豫园附近的8家酒店。
在豫园旁边的吴哥酒店门口,一张绿色的易拉宝海报引人注目。上面用醒目的红色字体写着“经典旅游指南”,下面列出了30多种上海、江苏、浙江、上海的短线旅游产品,价格也很低。比如苏杭两日游只要366元。但酒店前台工作人员称“正规可信”,酒店与安置易拉宝的旅行社合作。记者致电易拉宝,得知对方是万源国际旅行社。366元的费用包括景点门票,住宿和全包交通,以及导游服务。电话中,对方再次强调“小广告不可信,我们是正规旅行社”。但在“12345”中,有市民投诉万源国旅承诺的绍兴游不含自费项目,实际上是安排自费景点...

除了送到酒店,散发“小广告”的现象也在申城各大景区死灰复燃。
在“12345”中,很多去上海的游客投诉,在豫园游玩时得到一个一日游的“小广告”,然后被骗。8月7日,记者也来到豫园观察。
下午5点,豫园商城7号门前,聚集了大量游客。这时,一个白人在人群中来回走动。只见他靠近人群,从一个小黑包里掏出一叠蓝色的传单,给每个人发了一张。宣传单是一日游的“小广告”:左上方用红色大字体写着“中国国际旅行社(上海总部)”字样,旁边印着“上海市旅游局审核”、“上海市消费者协会”等红色印章和“五星旅行社”等宣传字样。在正反面的其他区域,印有多达36种低价旅游套餐,“上海城市奢华纯玩一日游”19项,每人只需180元。

更多的人还没出发,就先被互联网上了当。
除了误信纸质的传统“小广告”,在“12345”的众多投诉中,还有不少游客在离开前就被困住了。
一家名为“郝静”的旅行社被众多来沪游客投诉:山西游客闫先生一行预订了由旅行社提供的上海两日游,其中一天为常规游览线路,另一天专门安排了,共支付了7400元。结果整个行程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4钻酒店不达标,迪士尼项目承诺走Vip通道,却自己排队,12个项目承诺够了,兑现的只有7个,Vip导游服务只去了3次。
四川成都的何先生和他的妻子花了11400元预订了郝静旅行社提供的上海四日游套餐。事实上,承诺的Vip服务其实只是门票和酒店住宿,导游并没有全程出现。旅行社给出的酒店报价明显夸大了...
记者了解到,他们都在网络搜索平台上以“上海旅游”为关键词,在搜索旅游信息时被推送的广告所吸引。人们在来上海之前就已经为不靠谱的旅游产品买单了。
某手机App尝试搜索关键词“上海旅游”后,网络平台也反馈了“上海自由行”、“首次上海必游”、“上海旅游省钱”等一系列搜索结果。点开后,其页面类似于“知乎”,顶部有人提出“如何合理安排上海旅游”等问题,底部是网友提供的答案。答案是雄辩的。在描述经历的同时,不忘感谢导游的精心安排。记者点开几个链接,发现被感谢的导游包括楠楠、莉莉、小崔和秦晓。每页底部都附有这些导游的电话,提醒您搜索并添加微信咨询。


记者主动添加导游“楠楠”的微信,对方微信名中打着“华东品质自由行”旗号。攀谈中,对方称她正是“景好”旅行社的导游。对于记者想要参加一日游的诉求,对方推荐了一款380元的产品,声称不仅“一价全含”,还将有“金牌证导游服务”“24小时管家服务”“全程精品包团”等品质服务。记者索要所谓的“金牌”导游证,对方发来一张导游证照片,照片和名字旁标注实为“初级导游”。记者在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核对该证上的号码,网站显示“暂无结果”。不仅如此,何先生夫妇通过“12345”投诉后,市文旅局反馈“景好”无旅行社经营许可证。宝山区文化和旅游局执法大队按照“景好”的注册地址现场勘查发现为虚拟地址,注册时预留的法人电话无人接听……记者主动添加了导游“楠楠”的微信,对方微信名打着“华东品质自由行”的旗号。交谈中,对方称自己是郝静旅行社的导游。针对记者一日游的需求,对方推荐了一款380元起的产品,声称不仅“一价全包”,还将提供“金牌证书导游服务”、“24小时管家服务”、“全程精品包价游”等优质服务。记者要求出示所谓的“金牌”导游证,对方发来导游证照片。照片和姓名被标注为“初级导游”。记者在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上查看证书上的号码,网站显示“暂时没有结果”。不仅如此,何先生夫妇通过“12345”投诉后,市文化和旅游局举报“郝静”没有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宝山区文化和旅游局执法大队根据郝静的注册地址发现是一个虚拟地址,注册时预留的法人电话无人接听...

如今“小广告”在线上线下一马当先,来上海的游客更是难辨真假。而且一旦被坑,维权极其困难。即使来沪游客通过“12345”投诉,也往往是因为上海国际旅行社、中国国际旅行社(上海总部)、郝静旅行社等上述旅行社都是非正规旅行社,“涉嫌非法经营旅游业务,未备案”,不在文化旅游部门管辖范围内,所以往往需要通过与旅行社协商自行退款投诉。记者联系了多位投诉的旅客,他们都反映,涉事旅行社往往口头承诺退款,但随后微信黑屏,电话无人接听,给这些旅客的上海之行留下了极其不好的回忆...
为了持续打击一日游现象,除了整治无证旅行社、发布“小广告”等现象,申城还要考虑如何让正规的旅游产品信息“精准推送”给来沪游客。
业内人士认为,在进入上海的门户交通枢纽设立综合旅游咨询中心或柜台,积极推广城市旅游产品,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另据了解,几年前,申城部分旅游服务企业曾在虹桥站到达层设立咨询柜台,但最终因位置偏僻、效果不佳、租金高等原因撤销了柜台。相关旅游服务企业也建议,上述旅游咨询中心应体现一定的公益性。是否可以考虑由政府部门选择合适的区域统一建设,供各类旅游服务企业和平台入驻,让来上海的游客一踏入上海就能获得权威可信的旅游信息?
新民晚报(xmwb1929)综合看新闻Knews和上层新闻。
编辑:时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