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邹继平
我这辈子都没梦见过徽州——黄山。
我去过黄山两次,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和南北旅行社一起穿的,走的很匆忙。除了迎宾,我好像没有什么记忆了。又是一个凉爽的秋天。11月,惠州的秋景勾起了我更多的向往。有了贴吧AA,周末就去旅游两天,很快就去旅行了。联系好车辆,住宿,门票,开始研究攻略,时刻关注天气变化。为了让黄山在一天之内走完,我们和当地驴友沟通,将原计划由北向南调整为向南。后来证明这个调整真的很大。
一切准备就绪。11月10日下午2点18分,35位驴友从威海银座南门出发,一路前行,按计划于11日上午7点半到达黄山南门汤口镇。天气有点雾,今天是黄山登山节,人们排起了长队,这让他们很担心。票总体上没有被堵。40分钟左右,大家鱼贯从云谷寺乘索道到白河新站,开始了我们的黄山驴游。
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原名沂山,唐代改称黄山,意为“黄帝山”。黄山是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闻名于世,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
当缆车即将到达白河新站时,一座大山从山沟中升起,谷底一望无际。一片云海真的出现了,大家都忍不住激动起来。
从白河新站右转,过竖琴松往石心峰方向。一个圆形的标志,虽然路很危险,但是不高。让大家赶紧顶上。看到山顶真是太棒了。云海把黄山变成了仙境,云海翻滚如梦。
我不情愿地从石新风下来,穿过黑虎松奔向北海。黄山有迎客松、送客松、陪客松等十大名松。什么使人思考的研究不多,如竖琴松、连理松、海松、外来的联合松等。记得以前看过一个专题片,说黄山的松不像这里的二针松,是多针松。因为松树生长在岩石上,根部无法吸收水分,自然选择使其形成多针松树,通过吸收空气中的雾气空而生长。黄山松的枝条生长在向阳的方向,很有特色。
到了北海,我们放弃了猴子观海的景点,经过了团结松和西海,到达了排云楼。远远望去,西海也是云海。此时艳阳高照,蓝天下,仙山奇石巍然耸立,谷底云海翻腾,令人目不暇接。在左边,飞石和明亮的顶部清晰可见。在排云楼稍作调整,清点人数,继续向西海大峡谷方向行进。这次我做了安排,把西海大峡谷作为黄山的重要路线,所以大家的方向都比较明确,黄山的路标也很清楚,不会走错的。
西海大峡谷又称西海梦幻景区,是黄山最年轻的景点。是近几年新开发的景点,所以路上不像玉屏和北海那么吵。在这里,你不仅可以体验到怪石与怪松的巧妙结合,还可以感受到黄山的险峻与宁静。
排云阁中,云海再起,仙境也不过如此。我真的有一种跳下去的冲动。钻完一个洞,瞥见天空,就到了西海大峡谷。按照第一环往右,第二环往左的路线,我们下到一个台阶的底部,感觉右转有点早,但是路线可以绕行。人很少,风景很美。我们遇到了精灵松鼠和红嘴鸟,不到10分钟就绕了二圈。它在半山腰。回头看山顶,非常危险。
大部队还在后面,前面不到十个人。我赶紧下到谷底,把驴友的地铁票和联系人连上,省去了大家排队买票的麻烦。
据说从谷底到天海的火车,设计载客量是几千人,但每天能载几万人。本来有一条向上的路,但是堵死了,只能坐火车出行。我看了看。如果我们驴友有40分钟基本到达天海,但是大家排队等了40多分钟,我感觉黄山风景区有点霸道,缺乏人性化管理。
在谷底,云层一次又一次地弥漫在山间,湿气很重。我请大家去天海吃午饭。等的时候吃了两个月饼,算是补充能量。
我把票送到最后,但是“忘了我”还没到,电话联系也无法接通。我没有办法,只能和我的联系人约定,让他到了谷底再做安排。我乘地铁去天海,在路上我叫他“忘了我吧”。我把我联系人的电话告诉了他,直接从人行道上了地面列车,节省了很多时间。
当我到达天海时,我基本上关闭了团队。没有任何顾虑,自己伸开腿。先是直奔光明顶,看了看金庸写的六大门派决斗的地方。我有点失望。除了一个气象球雷达站,没有多少美景。我拍了一张照片留作纪念,回到了敖裕峰。
鳌鱼峰因山峰形状与鳌鱼峰极为相似而得名,为黄山三十六小峰之首。峰顶有一个三角形的鱼洞,洞额刻有“天造”二字。洞穴里有一个梯子,游客可以通过它。敖裕峰左前方,山中有一条梯道,人山人海,险象环生。那是100级阶梯。没找到敖鱼洞,就原路下山了。我看见洪和石岩他们在草地上挥手。我喊了一声,继续前进,下了梯子。在这里,下敖裕峰有两条路,一条是敖裕洞,另一条是从楼梯上直下100米,省了路,但不走梯子也很可惜。在户外,只要你平安成功,我相信路是上天安排的最好的,无怨无悔!
百步天梯的路就好走多了。路中间有根绳子,反方向来的人少,我就变道,趁周围没人的时候超车,很快就到了陡峭的100级阶梯。
“天高不能升,云深处有天梯。”这就是百步梯,位于莲花峰西北脚的悬崖上。在“莲梗”不远处,有两块巨石,一块形似乌龟,一块形似蛇,两者平行。在石墙上切割的100多条陡峭的橙色小路从两块石头之间穿过。上世纪80年代,刘晓庆主演的电影《小花》就是在这里拍摄的,抬起受伤的膝盖流血。爬100级阶梯需要手脚并用。因为路很窄,还有人上上下下,所以我不能放松警惕。没有点驴的精神,很难一口气爬上去。好在东方红的户外徒步者都是真的不错。我登上站台的时候,基本上已经在去迎客松的路上了。回顾百步天梯的艰难险阻,想起一句诗:“天梯百步,曲折太清。不要说大自然更危险,人生之路更艰难。”
百步梯上的平台是莲花峰的入口。为了保护黄山的植物生态,莲花峰和天都峰交替开放,据说每五年轮换一次。所以我们这次去的时候,莲花峰是封闭的,天都峰是开放的,所以给力哥忍痛选择了爬陡峭高耸的天都峰。下山后,“我的播种盖,我的小腿”成了一路笑谈。
从荷花亭到迎客松,整条路比较平坦。经过一个流水峰后,整个山峰可以清晰的看到流水的痕迹。峰顶有一块陡峭的岩石,像一只老乌龟和一只孔雀。黄山的奇石就是这样,让你充分发挥想象力。穿过这个山峰,玉屏索道和迎客松就在眼前了。
整个黄山之旅可以根据自己的体力调整行程。如果体力特别差,需要看黄山的历史经典景点,可以去排云楼的飞来石,去光明顶,下到迎客松。如果你身体健康,可以按照我们的路线去迎客松,回到玉屏站,坐索道下山。像枯木王和给力哥这样的壮驴,可以经迎客松到天都峰,下半山庙到慈光阁。所以黄山是一条非常好的休闲旅游线路,强度可选。
下午三点四十分,送走客人后,我到达了迎松松。松下仍然有很多人,但太阳正在落山,光线刚刚好,所以我仍然不得不留下一个人。
迎客松,玉屏楼左侧,文殊洞上方,倚青石而生,高10m,DBH 0.64m,地径75cm,枝高2.5m,树龄至少800年。它是黄山“四大奇观”之一。树枝一侧伸出,比如一个人伸出一只胳膊迎接远方的客人,另一只手优雅地斜插在裤兜里,雍容华贵。迎客松是黄山的标志性景观,也是安徽省的标志之一。从人民大会堂的铁画《迎客松》到车站码头都可以看到。据说上世纪70年代安徽地震后,周总理也发来电报:迎客松怎么样了?由此可见其重要性。迎客松前,一树送行,枝桠如蛟龙向摆动的手臂挥手告别。自然真的像神一样,平衡流畅。
我在迎客松遇见了沾沾自喜、微笑着的郁儿。我邀请他们一起走下山,他们决定下索道。后来走了以后,真的觉得他们三个选的很明智,不然就崩溃了。
下了迎客松,李哥的对讲机告诉我,他和满天飞已经爬上天都峰了。因为在谷底耽搁了近一个半小时,到达天都峰时已经快4点了,只好作罢。在天都峰老路口遇到了海边的小屋,绿茶,开花的树。我知道开花树体力比较差,但是我鄙视下山的路。虽然很担心,但并没有劝阻我回去坐索道。毕竟,谁会回到这里?
不是所有下山的路都是下坡,还有三个上坡,去天门,过天门门槛,所有台阶。所有的徒步旅行者都知道走山路的困难。我领路,一路狂奔,开花的树倒下了。半小时后我到了半山寺,等了十多分钟他们才下来。这时候李哥告诉我已经从天都峰下来了,我就放心了,让他把队伍收起来,我就继续走。
邪姐和丁香叫我,她们走在我前面。烂木王已经到了慈光阁,乘索道到达客栈的络绎不绝。彩虹和石岩电话联系在玉屏站下山(事后我才知道只有两个人坐索道下山,其他人都是走下来的,这让我的驴友好可怕!),终于确定了位置,到达玉屏站。在去盖革的路上,我遇到了一号人物林和我最好的朋友。一切顺利,我也放心了。
20分钟下到乔衡,慈光阁的场地很近很清楚,但是开花树的脚踝之前受过伤,走的很慢。大家都没有赶,异口同声的互相扶持。天渐渐黑了。看似近在咫尺的山路上,左转右转还是没有走到尽头。我提前下到慈光阁,买了区间票。直到6点10分,大家才安全到达慈光阁,踏上最后一程。有一天,我在山上走了10个小时。
来到已经预订好的山饭店,热情的经理姜为客人安排了房间。有些人私下去镇上品尝各种小吃,大部分都发了脾气,就在AA客栈聚了聚。食物丰富,杯盏交错,将一天的行程推向了巅峰。
我们明天要早起,水墨画宏村、丹青塔川成了我们的期待,大家很快就要睡着了。

去过江南水乡周庄,待过北方水乡台儿庄。除此之外,西塘之梦,同里之幻,乌镇的吴鹏船,都让人骨髓酥。虽然我是山东人,但是我对水乡的热爱已经到了拳击。今天来到这个水墨宏村,又一场酣畅淋漓的视觉盛宴。
白墙青瓦的徽派建筑,一泓清流的古镇水乡,是穿越远古而来的梦想;一湖碧水白鹅,一座连接古今的孔桥雕像,有一天会在这里相遇;明亮的青石路,深沉的旧布衣,爱那水墨丹青的宏村。
宏村之所以叫宏村,是因为“放大成太乙象”,更因为清乾隆时李鸿皇帝忌讳有同一个字,所以叫宏村。宏村始建于公元1131年,至今已有近900年的历史。宏村属于王家,全村形似牛村。宏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画中之村”,全镇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140余栋。
水,宏村的灵魂,从屋前屋后缓缓流过。青苔在古老的石墙缝隙中,蓬勃地长出一点点绿色。整个村子的房屋都是严格按照中国传统的风水规则进行的,依山傍水,山川秀美,一派和谐的山水写意。
早上六点吃完早饭一个小时到达宏村,公交车还在说没下雨,感觉江南烟雨。下车就是毛毛雨,不穿雨衣也不会淋湿。真的很好。
在村口,大家合影留念,跟着导游沿着南湖岸边来到湖中的孔子桥。我们到得早,游客相对较少,水面平静如镜,湖面上笼罩着一层薄薄的水汽。远处的山含着美丽的花朵,离水塔很近,倒影映着它们。偶尔有几个人走在孔子桥上,突然给黑白世界增添了一点光彩,让人沉醉。这真是一幅极端的风景画。
孔子桥与栈道相连,从南湖中间穿过。一片片残荷挺立在湖中,秋天更显静谧。一棵红叶倒挂在水中,让湖水生动起来。
宏村是一幅画,更是一本历史书,故宫的民俗博物馆,需要你一点一滴去研究。可惜我们大多数上班族只能匆匆而来,努力学习,然后匆匆而过。这不仅是一种无奈,更是一种精神。好在现在有了互联网,一些历史知识可以在我们眼中带着锥筒欣赏后,通过网络补上。
穿过南湖,进入宏村。在讲解员的讲解下,我了解了徽派建筑“立面”上的砖雕、木雕、石雕,仔细聆听了一些盐商、茶商、丝商的丰富故事,咀嚼了那些官堂、学堂、厅堂的典故和趣事。我不记得去过多少家了,但我记得走过德义堂,乐秀堂,王祠堂,承志堂,一个富家。
宏村村中有一月沼,也叫牛胃。建于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当时宏村出了个汪思齐,他发现村中有一泓天然泉水,冬夏泉涌不息,随三次聘请海阳县(今休宁)的风水先生何可达,并请族内高辈能人,"遍阅山川,详审脉络",制订扩大宏村基址及进行村落全面规划牛形水系蓝图,引西溪水绕村屋,其牛肠水圳九曲十弯,又把水引入村中心天然井泉处建月沼池塘,以蓄条内阳水,供防火、饮用等。后裔汪升平等人投资万余金。继续凿圳、挖掘成半月形池塘,完成了前人未完成的"月沼",月塘常年碧绿,水面如镜,四周青石铺展,粉墙青瓦整齐有序分列四旁,蓝天白云跌落水中,老人聊天,妇女浣纱,顽童嬉戏…… 从村中走到西边村口,有两棵古树,有500年历史,长得苍劲有力。一棵是红枫树,据说新婚娘子必须在进村前绕着红枫三圈,寓意人丁兴旺、家业兴隆;另一棵是银杏,也叫白果树,据说村里的老人在去世后,必须绕白果树三圈,表示高福高寿,可庇荫子孙。这两棵红白喜事树也是村中的“瑰宝”。 到了村口古树,导游讲解结束,大家抓紧创作,9:30返回车上,虽然有很多遗憾没有走够、看够、拍够,但足以慰籍那渴望的心灵了。 准时启动,奔向四大赏秋地之一的醉美塔川!
其实秋天的颜色在哪里都很美。正如姜经理所说,塔川的美在于红叶、黄叶与徽派建筑的有机结合。塔川村村口及周边多乌桕,古树参天。每到秋天,树叶五颜六色,铺满白墙白瓦,美不胜收。秋天,塔川晨雾笼罩,农家若隐若现。顿时,从红枫丛中露出的飞檐走角,白墙与金叶波交相辉映,充满了浓郁的中国风。在塔川拍摄秋景尽量选择清晨和黄昏。秋天洋溢着多彩的塔川。
我们边走边拍,虽不进村,偶拍几张回来一看还很是满意。只是等车的地方害苦了我们。两公里的停车场只是小型车,我们的车在接近4公里的地方,不是驴友两天走这么多路真够呛。 一叶一世界,一步一秋景。在驴友得瑟中,我们走了1个多小时,于11:16分,全体驴友上车,带着一路的欢快和回味返程,按计划半夜1:30顺利到达威海。
一点好胶东散文
新闻线索举报渠道:在应用市场下载“齐鲁一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一点”,全省600名记者等你在线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