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古城位于黔东南镇远县舞阳河畔。这条河蜿蜒曲折,以“S”形穿过这座城市。北岸是旧政府城,南岸是旧卫城。从远处看,它像阿泰驰图。两岸的城市都是明朝建的。城内古建筑、民居、码头众多,现存古城墙在石屏山上。
镇远历史悠久。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立武陵县舞阳郡。至南宋(1258年)赐名镇远府,成为贵州东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镇远是历代黔东要塞,云贵高原滇楚要冲。史书上说:“欲通云贵,先守镇远。”由于水陆交通便利,明清时期驻军众多,军需供应使得大量商人涌入镇远,商贾云集,货物云集,成为西南地区的大都市。
先去往石屏山下的祝圣桥,该桥建于明洪武初年(1368),历史上曾为湘滇古驿道上的咽喉要道、必经之桥。首先,去石屏山脚下的朱升桥,它建于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历史上,这里曾是咽喉要道,也是古驿道上湖南、云南的唯一桥梁。
祝圣桥南端有青龙洞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确定为“世界贴崖古建筑群建筑园林”。在朱升桥的南端,有一座青龙洞古建筑群,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确定为“世界古建筑接近悬崖的建筑花园”。
镇远的民居建筑讲究“歪门斜道”,即开在小巷道旁的各家大门绝不会跟小巷平行或垂直,小巷也不跟大厅正对,而是有意地将门的朝向转一个角度,斜斜地对着街道。据说,这“歪”与“斜”遵从风水学说。镇远的民居建筑讲究“斜门斜道”,即弄堂开的大门绝不会与弄堂平行或垂直,弄堂也不会正对着厅堂,而是故意将门转一个角度,斜对着街道。据说这个“歪”和“歪”是遵循风水理论的。
市区白天是单行道,只有几个集中的停车场。观光只能步行或乘车。
镇江阁镇江阁楼
夜晚的舞阳河灯火通明,红灯笼映照下的房屋别有一番风味。
镇远古城附近曾设有27个关卡,构成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比如:城西十里的文德关。镇远古城附近有27个关卡,构成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比如:文德关,城西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