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交通+旅游,找到路,桃花源:贵州印江
11月6日至11日,中国交通报派出部分报社、常驻记者、特约记者,以“交通+旅游”为主题,赴贵州铜仁东南部,深入报道贵州农村公路在促旅游、促产业、助发展、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和成效。贵州公路将于近期陆续推出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老话说,天下多山,一半在黔中;我也听到了人间的春天,它落在了贵州中部;有千山万水,有君子在其中。”
金秋时节,本报采访团来到西部首个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省份贵州。到今年年底,建制村100%通沥青(水泥)路和客运班车,这在西部是第一个。沿着精彩的“钱”之旅,记者带您探访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
11月7日,采访团来到第一站——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印江位于范静西麓,是中国名茶、中国书法、中国长寿之乡。
朗溪镇——这不是我梦里的桃花源吗?
这不是我梦里的桃花源吗?印江发源于范静原始森林,流经豫北郎溪镇和十里花果园。
这是范静金桔收获的季节。在西埔村的电商便民服务站,村民们正在给金乡橙子套上保护袋,包装整齐。每个盒子上的数字代表特定的农民。如果有质量问题,他们可以直接找到源头。一件5公斤,省内包邮12.8元,省外包邮19.9元。
“今天接到贵州农援联盟的订单,1800块!”服务站负责人田如春说。一年前,他辞去了在外省鞋厂的工作,回到家乡加入电商创业大军。在贵州邮政的怀旧平台上,他不仅管理着几个村合作社的电商平台,还经营着自己的电商店铺。村民除了自己卖水果的收入外,还享受合作社收入的二次分配——4411:村民40%,合作社40%,集体收入10%,扶老人10%。
从遵义直接到甘川村收购金香菊的水果批发商郑毅,用一张撕烂的香烟包装纸小心翼翼地记账。“早上从遵义出发,三个小时就到,收完一车货,晚上就能回去。今年收购价每斤1.2元左右。路修好了,竞争更大了。虽然利润不如以前,但老百姓得到了实惠。”他笑着说,自己卖甘川金桔已经10多年了。
市长吴志强说起交通便利,一口气给记者举了几个例子。去年年底,附近的304省道改扩建工程通车,该镇今年将茶叶种植规模从3200亩增加到4700亩。前几天杭瑞高速郎溪(银江东)立交刚刚通车,郎溪镇的农产品5分钟就能运到高速上。白沙村是海拔1200米的贫困村,现在还在修,所以有十几个“能人”来考察是种烟叶还是别的...
朗溪镇,既有农村甘川村,又有7个深度贫困村,贫困率37%。青山绿水和金山银山的平衡中有一条生机勃勃的新路。
木黄镇-黑木耳“喝”山泉水。
在黄镇,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第六军团会师圣地,千年银杏树簌簌落,千年柏树常青。新兴的食用菌种植业和土家族婚礼民俗旅游显示出另一种活力。
夜幕降临,黄木镇镇长安宜智打着手电筒,在凤仪村的蘑菇种植棚里寻找记者。“你看,它们今晚就要长大了,明天就可以摘了!”他指着圆头、一元硬币大小的小蘑菇,然后哼了一首没人看的小宋立科。仿佛要让蘑菇分享他的喜悦,快速成长。
“你看,它们今晚就要长大了,明天就可以摘了!”
在镇贫瘠的土地上,形成了2000多万杆食用菌(香菇、黑木耳)生产能力的种植园,去年产值3亿多元。几年前,这里什么都没有。这种变化来自于范静环山高速公路的建成。“路通了,外面的游客越来越多,给封闭的山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安以智说,“今天的发展是以前不可想象的。”
记者采访了镇镇长安宜智。
在凤仪村,农民有了越来越多的新思路——创新农业旅游,吸引城里人体验手工种植、采摘木耳的乐趣;通过在木耳园安装监控装置,顾客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关心”自己栽培的木耳是否茁壮成长;反季节蘑菇的种植;从黑木耳和香菇中提取丰富的胶原蛋白开发美容产品。
在离凤仪村几十公里外的石板寨,土家族的乡亲们正忙着另一项红火的生意——婚俗旅游。3888元的套餐服务包含两间婚房,五桌酒席,全套土家婚庆服务。仅10月1日一天,寨子里就下了6场,现在手里还有8单,就等客人确认的吉日了。除了本市的客人,还有重庆和湖南的客人。不仅新婚的土家族年轻人想办一个传统婚礼,庆祝金婚的老人也想弥补年轻时的遗憾。
听听美人峰下的养路工“说实话”。
“说实话”是60多岁的农村公路养护工人李的口头禅。
11月7日下午1时30分,记者一行驱车行驶在通往印江美女峰的县道上。当他们遇到和平村村民李时,他正在一丝不苟地清理边沟。
“我中午还在路上忙。你觉得辛苦吗?”
“说实话。”李愣了一下,然后大声地大声说,“我就是喜欢在路上!”
印江县委常委、副县长肖与维修工李交换“自制设备”。
背着一把大扫帚、一把铁锹和自制的“铁爪子”,李对自己的装备非常得意。他知道游客掉的橘子皮在哪里,石头掉在哪里。早上带干粮上路保养,中午饿了在路上吃。李很满意,把路修得很好,让村民和游客走得舒服,一个月能挣1500元。
这条通往梅女峰的路是“四好农村路”的创建点。
印江县交通局局长告诉记者,像李这样的农村公路养护工有上百人,养护管理经费全部纳入县财政预算。
如果建成了,一定要维护好。这条20公里的盘山公路既是旅游公路、工业公路,也是市民的健身休闲公路。金龙街道党工委书记张透露,依托美丽的道路,他们正在逐步丰富美女峰景区的旅游产品,规划古镇旅游、玻璃栈道、飞行基地、观光索道等...
沥青(水泥)路通到了每一个村后,下一步印江30多户村民将通上沥青(水泥)路,养护任务更加繁重。如何培育农村交通文明,用村民自治解决通祖公路的养护问题,是印江县委常委、副县长小紫晶最近经常思考的问题。“在屯溪镇朱家湾村,村民自发维修道路。可以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依靠淳朴的乡风民风,借助乡规民约,形成长效机制。”
来源:中国交通报
编辑:蔡
编辑:王回归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